第102部分(第1/4 頁)
只是,當你見識身為的平民百姓的生活之後,我想問你一件事情,你是否還是要堅持自己的選擇,一切,都還是要看你怎麼選擇,我公孫續,絕不會勉強你。”
劉辯聽了自嘲道:“兄長說笑了,天下百姓都過上了這種生活,我又到哪裡去尋找我想要的平民百姓的生活呢?這些年,我一直生活在夢裡,今天,夢醒了,我也該清醒了。
如果我還是堅持我之前那些根本就不會存在的選擇的話,我還有什麼資格自稱是皇室長子,還有什麼資格說自己是個男人,我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那種生活,現在也不存在。
兄長,說出你的本意吧,請你把我當作兄弟看待。”
看著劉辯那堅毅的目光,公孫續點頭道:“你告訴我,你是否想拯救這些百姓,是否想拯救那些正處於水深火熱中的窮苦平民,是否願意去承當本來就屬於你的責任,是否願意去彌補先帝還有整個皇室犯下的過錯。”
劉辯一字一句的都聽的清清楚楚,他堅毅的點頭說道:“這些,都是我該去做的,兄長就直說吧,我該怎麼做。”
“當皇帝。”公孫續緩緩說道:“我知道這樣做對你來說很殘忍,我也知道你壓根就不願意再與皇帝這兩個字有半分糾葛,但是,如果想要更好的拯救天下百姓,你還是必須要去做皇帝。
董卓遷都後,手上有劉協,他自命正統,卻做些喪盡天良的事情,其餘劉姓皇室的尊嚴早已不存在,其餘地方勢力也蠢蠢欲動,但是,董卓還是佔據著大義,哪他做的都是錯的,他仍然是佔據著大義。
因為站在他那邊的,是整個皇朝,是天下最高權力的代表。如果我去跟她爭,那我就是叛逆,如果我忤逆他的意思去拯救這些百姓,那我就站到了大義的對面。
所以,我需要你去當皇帝,我的本意是在幽州扶持你跟董卓對峙,這樣,天下人都會明白董卓那邊才是真正的大逆不道,天下人才會做到群起攻之。
這對那些蠢蠢欲動的野心家也是一個很好的震懾,國不可一日無君,陛下,這個時候,你必須站起來,挑起這個擔子。”
劉辯看著大義凜然的公孫續,他內心也被公孫續這種氣勢所懾服,不管怎麼說,劉辯都明白自己的確是有責任去這麼做,天下百姓因皇室而遭難,皇室自然有義務去為拯救天下百姓而出力。
劉辯點頭回道:“好,兄長,我答應你,我當皇帝,我要為我劉家,贖罪。”
公孫續緊緊抓住劉辯的手回道:“好兄弟,你放心,有我在,我會一直幫你。”
說完,兩人站起來看著流民,劉辯內心告訴自己,自己會為這些去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兩天後,這批流民才算是全部進入了幷州,但是,還有源源不斷的流民前來幷州尋求生路,公孫續下令各縣都要開設賑災處,這些地方所花費的糧草金銀一律由晉陽支出。
在確定了這件事情後,公孫續派人去大致統計湧入幷州的流民的數目,最後得出的數字加上上次從董卓手上搶來的百姓的人數,總共接近七十萬,這,可是個龐大的數目,僅僅是這些人一天消耗的糧草就不是個小數目啊。
就在眾人急得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公孫續一紙詔令下達,他要從這些流民中徵兵十萬,為出兵河套做準備。接著,公孫續又下令,要準備相關事宜,劉辯要在幽州登基,這樣,北方就將要出現另外一個朝廷。
具體出征和徵兵事宜,全部有高順暫時負責,整個幷州現在都由高順指揮,而公孫續在徵得劉辯同意後就率精兵八千,護送劉辯前往幽州,建立新朝廷可不是一件簡單事情,必須要慎重。
半個月後,關於新朝廷建立的相關事情已經安排的差不多了,劉辯也準備好隨時登基,但是,現在還不是時候,因為輿論的力量還沒有達到巔峰,公孫續正在向天下宣傳劉辯要登基的事情。
由於關東諸侯在之前都打著反對董卓的旗號,所以,劉辯這邊其實還是順應人心的,再加上幽州軍的強勢,那些有異心的地方勢力也不得不低頭,當然,這時候,董卓也在拉攏盟友。
好在公孫續上次安排的比較妥當,跟著劉辯一起被救回來的還有不少老臣,比如盧植、蔡邕、皇甫嵩等人,先帝在位時期的三大中郎將就有兩位在幽州這邊,剩下的一個朱儁,因為當時救援不及時,留在了董卓那邊。
對於扶持劉辯登基的事情,盧植這些老臣還是很贊同的,他們心中還是向著漢朝的,好在公孫續沒有像董卓那樣要把持朝政,盧植等人也避免了跟公孫續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