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2/4 頁)
古樂眉頭當即皺了起來,眼神精光暴射,看著那老中醫有些動怒了!
而在坐的中醫專家齊齊動容,中醫源於遠古,但自《黃帝內經》問世之前,誰人能知道古人何以為針為灸?
神農嘗百草那是對藥理的認知,又帶幾分神話傳說,那老中醫給古樂出這麼一道或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的問題,分明是在為難古樂。
也難怪古樂一聽,當即就怒了!
這老傢伙分明是不安好心啊,將九針出處,來源講出,又以《黃帝內經》引,繞了一圈後,見古樂上鉤,突然出下如此謎一樣的難題,分明從一開始就在給古樂下套,亦知尋常問題,根本難不住對方,給古樂突下猛藥
其心可誅啊!
感謝:暗翼の颯、c10228866的打賞。
第二更送上,繼續寫第三更去。
第六十五章何為醫何為德
第六十五章何為醫何為德
古樂深呼吸一口氣,冷笑!
這是一個坑啊,無論他怎麼回答,對方都能駁回,所以用心可誅。
看著一副道貌岸然,含笑而坐的老中醫,古樂真的很失望啊!
醫者針鋒相對,試探彼此在醫學上的深淺,這不為過,那怕冷嘲熱諷,只要話題不偏向人身攻擊,古樂都能接承,所以他還是選擇繼續凝視那老中醫,希望他一笑置之,將話題轉到病人身上,可那老傢伙自認為自己奇招一出,一劍封喉,哪裡會在乎古樂的想法,撇了撇嘴,啄了口茶,繼續道貌岸然。
古樂再次失望!
他不怪這老傢伙給他挖了個大坑,或者直接拒絕他為古老診治,只是古樂覺得一名醫者,不該為了意氣之爭,置病人生死不顧,問出一些連自己也答不出來的醫道難題。
古言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不知道不可怕,可怕的是連自己不知道的東西,還說出來為難人,這就有點不對了!
古樂收回眼神,一啄茶,微一沉吟,繼續引用《黃帝內經》的內容,道:“針灸最早見於戰國時代問世的《黃帝內經》一書不假,不過針灸卻不是起源於這個時候神話相傳是伏羲發明了針灸,他嘗百藥而制九針。而《山海經》有云:有石如玉,可以為針。而據古代文獻《山海經》和《內經》,有用“石海А貝唐樸鋼椎募竊兀�約啊隊圩印罰骸�吣曛�。�筧�曛���乃搗ǎ��舛賈っ韃渙蘇刖鈉鷦礎!�
這三個說法確實在很多古醫書中可見,但紕漏太多,只要細細琢磨就不難發現,這三種說法中的漏洞太多,所以古人何以為針為灸?中醫界根本沒有一個人能道出個來歷清楚,那老中醫也是看準了一這點,以此為題,步步緊逼,好讓古樂當眾出醜。
然而這位已不知道存在了幾百上千年的古神仙,胸有成竹,根本不給在場的中醫專家們一丁點再次發問的機會,瞥了一眼那道貌岸然的老傢伙,就開始了一輪狂轟亂炸:“針,石針、砭石,仍遠古時代人類偶然被尖硬之物,如石頭、斷枝、荊棘等碰撞身子表面某部位後,出現疼痛被減輕後有意識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塊來刺身體的某些部位,或人為地刺破身體使之出血,以減輕疼痛,這就是針法的起源;灸法,產生於火的發現使用,古人發現某部位疼痛經火的燒灼、烘烤而得以緩解或者解除,繼而學會用皮樹包裹燒熱的石頭、砂土進行區域性熱熨,從而使灸法和針法成為人類防病治病的重要醫人治病的方法。”
最後,古樂瞥了那老中一眼,一針見血的道:“‘砭而刺之’漸發展為針法,‘熱而熨之’漸發展為灸法,這就是針灸療法的前身!老先生,不知道我這一解釋,是不正確?”
那老中醫頓時無言以對,他萬萬沒想到古樂會說出這樣的一個答應!
針灸的起源,確實無從考證,各有各的說法,但這一說法,確實讓人挑不出毛病來,如果古樂引用其他幾種說法,這老傢伙必然跳出來,好讓古樂知道中醫不是你這種小子玩得起的,所以他就拿針灸的起源開刀,不失風度地好讓對方知難而退,卻沒想到這小子有幾把刷子,他這題一出,恐怕對方就猜到了他的用意了,真是後生可畏啊!
卻沒想過自己居心叵測,挖坑讓人跳的陰毒。
古樂見對方裝深沉,一眾老中醫也不再出題,冷笑更盛,豁然起身,很客氣的朝幾人行了一禮,道:“小子有一題,想請諸位老先生解惑?”
那老中輕輕咳嗽了一聲,擺手道:“說出來聽聽!”
古樂真誠的道:“何為醫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