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部分(第3/4 頁)
是禮節性的拜訪,也沒有準備彙報材料,見翟劉偉過問,就把原來給張天睿的那份材料,也給了翟劉偉一份。
翟劉偉隨手接過材料,看到只有短短的幾頁,而且上面的字號很大,就仔細的看了看。結果一看之下,就看了足足十分鐘。看到後面的材料,他又翻回前面對照,在看的過程中,他的雙眉就緊緊蹙在了一起。
“木川市前任市長是歐譜班吧?”翟劉偉問,沒看材料之前,他覺得朱代東的做法很霸道,看完材料之後,他非常堅定的支援朱代東的做法。國防建設是不能以金錢來衡量的,六十年代搞原子彈,後來搞兩彈一星,包括今年為了搞太空科技而準備升空的神州一號,都是集合全國的科研力量,不講工本,不計人工,只要能把東西搞出來,什麼代價都可以付出。
在中國的國防建設過程中,有的時候為了一套國外已經過時的裝置、為了得到別人一項已經淘汰的技術,不得不付出沉重的代價。可現在,這些珍貴的稀有金屬,根本就沒有體現出應有的價值,就被廉價賣到了國外。甚至有些企業,還迫不及待的想把這些產品賣出去,換成外匯,想想都令人痛心。
身為中組部常務副部長,翟劉偉對朱代東近段時間所受到的壓力,非常清楚。曾經有一些領導,知道他認識朱代東,就把電話打到他這裡,想讓他過問一下木川的事情。當時翟劉偉幾次拿起電話,想給朱代東打電話,但他最終還是隻給餘卓遠打了個電話。如果他給朱代東直接打了電話,不管結果如何,都會給朱代東以極大的壓力。
對朱代東,餘卓遠顯然比翟劉偉要更加了解一些。餘卓遠接到翟劉偉的電話,只是強調了一句,我充分相信朱代東同志的政治覺悟和工作能力。現在看到這份材料,他更加確信了餘卓遠的話。
說起政治覺悟與工作能力,朱代東的前任歐譜班比他就明顯要差一個檔次。對於銦這種稀有金屬,並不是朱代東先天就知道的,也不是他來木川市之前提前做的功課。而是朱代東在去木川冶煉廠調研的時候,聽廠裡的領導介紹,才知道的。當時冶煉廠的廠長可是非常自豪的向朱代東彙報,每年冶煉廠的附屬產品,就能創造幾百萬美元的外匯,這讓朱代東當場就詳細聽取了銦的介紹。
翟劉偉不相信歐譜班會沒有去木川冶煉廠調研過,也不相信他沒有聽冶煉廠的廠長介紹過銦的創匯情況。可是歐譜班當時卻沒有一點意識,這就是他個人的能力問題了。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朱代東與歐譜班就木川冶煉廠這件事來比,高下立判。
原本翟劉偉對朱代東去主持一個地級市政府的工作還有些擔憂,可是現在看來,該擔憂的,應該是現在歐譜班擔任市長的楚都市。也幸好歐譜班現在只是正廳級幹部,要不然翟劉偉肯定會直接找歐譜班談話,把他狠狠地批評一頓。
“是的。”朱代東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不好當著領導的面評價歐譜班,他最多也就是把一些事實擺在上級領導面前,最後的判斷必須由領導來做。
“代東,這份材料你還給哪些領導看過?”翟劉偉揚了揚手中的材料,問。
“幾位老同志。”朱代東輕輕說道,把張老、王老、周老等人的名字說了出來。
“你的做法沒錯,但是銦是戰略物資,應該跟軍方做好溝通。”翟劉偉說道,銦這種東西,產量太低,又關係到國防科技,如果能得到軍方的體諒,或許在這件事中,朱代東的壓力又會減輕許多。
雖說朱代東跟幾位老同志聯絡上了,而且那幾位老同志,也很關注這件事。可是他們的辦事效率比擔任現職的領導有所不同,效率也相差很遠。
“這件事恐怕我也只能透過正常途徑向軍方反映情況。”朱代東說道,其實他腦海裡立馬就蹦出了蔡冰瑩的名字,雖然她只是總參二部的人,但這件事關係我國的國防問題,相信她應該會重視。
“你回去透過正常途徑反映情況,我會給你向軍方通報一下情況的。”翟劉偉說道,現在他已經完全站在朱代東這一邊。但他覺得,除了銦需要管制和保護之外,對於其他的一些重要的稀有金屬,我國也應該採取相應措施,建立一套完善的機制。
“謝謝老書記。”朱代東感激的說,翟劉偉說一句,抵得上他說一百句。
“對木川市的經濟發展,你現在有了規劃沒有?”翟劉偉問,既然要關注木川的情況,當然也要關注一下朱代東的情況。
“有。木川市是原來的老工業基地,可是我們不能總躺在原來的榮譽上吃飯,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我們木川也必須抓住機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