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1/4 頁)
“味道很好啊,張兄弟你怎麼了?”
旁邊的劉老頭在這方面見多識廣,忍不住出來打圓場微笑道:
“這想必就是雲南那邊的特產小米辣了,因為那裡的氣候潮溼炎熱,所以許多人從小就下意識的吃一點這些辛辣的東西來祛除溼氣,避免風溼,這兩位應該是吃慣了的,在當地雲南的小米辣,很多小孩子都可以當零食吃。每頓飯都吃許多,而且面板很好,不長疙瘩。於是就造成了吃飯不吃辣椒甚至就沒味道,而且吃辣椒不上火,不吃反而會上火。”
“對對,還是你老了解。”巖明宋眉飛色舞的道:“我們這瓶子裡的小米辣,卻是前些日子從藏胞手上買來的,有名的叫做子扎嘎,比我們那裡的還要辣上許多,吃起來當真過癮。”
既然說到辣的,劉老活動了一下手足,覺得靈活非常,不禁技癢道:
“說起辣椒嘛,小老兒也在涼拌菜方面很有心得,因為這痛風少說也好幾年沒弄過了,今兒就正好獻醜一番。”
三人大喜,要知道小高的廚藝已是爐火純青,這劉老頭身為他的師傅那還能弱到哪裡去?看著這老頭兒在那邊翻翻檢檢,拿刀割切肉,張立平卻生出一種感覺,這老頭子竟將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做得很有感情!
那種全身心的投入,彷彿是面對著至愛的戀人,正所謂天下大道,都殊途同歸,張立平也在剎那間明白,自己在醫道上,缺少的就正是這種感情,多了它,才能因情而借勢,因勢而成事!
不多時候老劉就端了一大盤子紅油透亮的白切肉過來,眾人當然不會謙讓,紛紛舉筷,一吃之下,只覺得先前吃的那份蒜泥白肉已算得上美味,但面前的這份不僅肉質鮮滑細嫩,更是多了一股難以形容的濃香,張立平儘管舌頭被辣得發麻,卻忍不住一塊又一塊的連續大吃。
“做這道白切肉,材料難選了點,一頭豬身上,最多也就是二兩臀尖肉合用。”劉老頭見自己寶刀未老,心裡自然是開心的:
“還有就是這調味最重要的熟油海椒,要首先選擇上好的辣椒麵(二荊條、朝天椒、七星椒、小米椒),自已用對窩舂出來,經過炒制後,按大於1:5(辣椒麵、菜籽油)的比例煉製熟油辣椒。炒鍋燒熱,倒入菜籽油(色拉油及其他食用油效果不佳),燒至油麵冒青煙,關火冷卻,冷卻至青煙微冒時油溫較佳。再倒進辣椒中,這火候尤其重要,不能有絲毫的偏差,最後放入老薑片、蔥節,爆出香味撈出,倒入辣椒麵,放入香料(草果二至三粒拍爛、八角、桂皮、丁香等。”
聽劉老津津有味的談起老本行,一干人都聽得入神,間或插嘴談笑兩句,算得上的賓主盡歡,張立平卻想起此行的主要目的,本著防人之心不可無的道理,就從巖家兩兄弟販藥開始,慢慢的旁敲側擊,誘到了黑色的犀牛角這個話題上來:
“犀牛角?”巖明遠皺眉道:“這東西現在可很罕見了,黑色?犀牛角要麼是黑色,要麼是棕色,這倒不希奇。”
張立平忙道:
“是那種從裡到外都漆黑的。”
巖明遠喝了一口酒,想了一會兒才道:
“不知道張兄弟說的是大犀角還是小犀角?”
張立平愕然了一下道:
“這個還有分嗎?”
第八十六章 灰心
巖明遠夾了一筷子黑木耳炒肉,有滋有味的咀嚼了一會兒,才對著張立平笑道:
“當然,這其中的關鍵之處分得可細了,大犀角多呈闊圓錐形,自底部向上漸細,上部稍扁,頂端鈍圓,稍彎曲。角長10~40cm。表面烏黑色或黑棕色,下部色漸淺,呈灰褐色。角前面近低部有一縱深陷溝,叫做天勾,下方有一隆起,又名為地隆。”
“而小犀角為犀牛頂上的小角。呈饅頭狀,盔帽狀或扁圓形,大小不一,高1。5~6cm,色烏黑光亮,下半部較淺,多有縱裂紋。底盤圓形或長橢圓形。直徑2~9cm,“窩子淺”,“砂底”較細,灰黑色或發黃,頂端圓形。縱剖面絲較粗,顯順紋,多為灰黑色。無“天溝”、“地崗”、“馬牙邊”等特徵。鎊片多彎曲。味稍濁。”
巖明宋也插口道:
“從出產來分,犀角則分別出產於亞洲的印度,蘇門塔納犀和非洲的非洲犀牛,大概五年前,我們從緬甸那邊收來一隻大犀角,倒手賣了十來萬,那角的品相還很不好。只是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有見到過。”
張立平聽了,皺眉苦思,劉老卻在旁邊道:
“我的一個兒子,曾經去非洲的蘇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