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部分(第3/4 頁)
,不過也談不上陡峭,播州土兵對明軍殺傷力巨大的滾木擂石派不上用場。
所以楊應龍雖然派了心腹親將領一部海龍囤最精銳的土兵依路防守,不過在來福營將士犀利的燧發火銃及虎蹲炮齊射猛轟下,加上幾次刺刀突擊,他們的防守很快就煙消雲散了。
來福營將士的傷亡輕微,只受傷幾人,以輕微代價奪取了龍虎大道。這個成果也讓黃來福若有所思,如果敵方不是依地勢讓己方軍力戰力發揮不開的話,在平原之地上,大明沒有幾隻軍隊是自己燧發火銃部隊的對手。
九月五日。
來福營及五寨營,鎮虜營一部將士進攻飛龍關。飛龍關比飛虎關更為險峻,更為重要,在城門上首,還有楊應龍親筆手書飛龍關三個大字。雖然明軍的攻擊讓海龍囤上下膽寒,不過在楊應龍的嚴令下,而且楊應龍也放出風聲,如明軍攻破海龍囤,將會對守關兩萬土兵,囤內十萬隨軍眷屬及播民展開報復,這種恐懼也讓海龍囤餘者幾關守軍沒有了退路。
殘酷的撕殺圍繞飛龍關前狹窄的通道山樑,還有關上關下展開。在關前的山樑一處,明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運送上來的十數門火炮對飛龍關的城門展開猛轟,另有數十門虎蹲炮也就近對攻關將士展開支援。猛烈的炮火鐵丸將飛龍關上的石牆砸開數道缺口。
雙方在關上關下反覆爭奪,雖然飛龍關地勢反而比飛虎關更為險峻,不過依飛龍關的地形,這裡滾木擂石反而所用不多,雙方依靠的反而更多是短兵相接的肉博勇氣。
這種肉博,反而是來福營諸將士所擅長的,不說他們的燧發火銃讓守關土兵傷亡重多,無可抵擋,就是在雙方的肉博戰中,不論是來福營等將士中的刀盾兵還是火銃手,論戰力與裝備,都是播州土兵們遠遠不如的,他們因恐懼而爆發出來的血勇,遠遠不能挘�剿�絞盜Φ牟罹唷�
飛龍關這種地勢不利於攻方兵力展開,從雲梯上爬上飛龍關城牆的來福營將士面對的情況都是敵眾我寡,不過在這些身披鐵甲,膀大腰圓的職業戰士面前,就算是四、五個播州土兵面對一個來福營戰士也討不了好去。雖然艱難與殘酷,但是飛龍關的缺口還是一步步被開啟,越來越多的來福營戰士爬上城牆,敵我雙方肉搏攪混成一團,在關內各處展開拉據爭奪,特別是城門一帶,作戰更為慘烈。
最後當飛龍關聯接石門的石軸被緩緩推開時,驚天動地的“萬勝”聲響起,密密麻麻手持閃亮刺刀的明軍戰士從城門處湧入關內,飛龍關的攻佔成為事實!
飛龍關的佔領讓楊應龍等人感覺到了末日的來臨,如此險關都阻擋不了明軍的步伐,餘下兩關又有辦法嗎?海龍囤上下人心更加渙散起來,恐慌之情瀰漫各地,更有一些土兵悄悄下山向明軍投降,情況對明軍來說似乎一片大好,海龍囤平定就在眼前。
不過此時在黃來福這邊,他情況卻好不過哪去,就算黃來福征戰多年,其心似鐵,這些天下來,也為部下的慘重傷亡而心驚。自己家丁及嫡系軍士四千餘人,攻佔了飛虎及飛龍關後,傷亡竟高達七百餘人,自己領軍參加萬曆三大徵,多年來傷亡以此為最。要知道,這些都是隨自己征戰多年最精銳計程車兵。
而在黃來福面前,還有朝天關與飛鳳關,這屬於海龍囤的核心內城,單單朝天關的石牆就高達十五米,連雲梯的架設都非常困難。圍繞這兩關內外的,還有眾多的月牆、土牆、敵樓等,形成一系列非常牢固的防禦體系。黃來福相信自己的軍隊可以攻下這兩關,不過也可以想象到時的傷亡情況,難道自己要將跟隨自己多年的部下都在這裡打光嗎?
他將目光瞄向了海龍囤的後山之地。後山有三關,分別為萬安關、西關、後關,三關關口內都建有耳室與甕城,其城牆的高度厚度都不次於八達嶺長城,不過後山地勢還是比前山要緩一些,黃來福決定從前山與後山同時入手。
九月七日,黃來福調總兵馬孔英與吳廣攻取後山三關,大批的明軍集於後山大板水地方,準備從該地攻關。
馬孔英頗有急智,知道硬要攻取關口會傷亡慘重,便想出一計謀,命軍士每晚趕一大群羊衝向三關之地,以為麻痺山上土軍,土軍誤以為明軍攻關,便匆忙應戰,結果第二天起來發現關前成群的死羊。每晚如此,幾日下來,三關守軍疲憊不堪。
而在十日晚,經過幾日平靜後,黃來福親將楊小驢親自率領兩百敢死將士,趁夜爬上了朝天關的城牆,古時夜戰稀少,因為當時軍士大多營養不良,很多人都患有夜盲症,晚上不能視物,不過對於營養良好的黃來福麾下親兵家丁來說這些卻不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