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部分(第1/4 頁)
海商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取得玻璃經營權,並且如今這玻璃的產量也明顯的不足,只有北京和大同兩地,許多的商人雖然有了經營權,但貨物太少,根本拿不到貨。只有象張嫣這樣有‘後臺’的人,才能拿到足夠多的玻璃現貨。
但隨著大同作坊的建設,以及青州、大名兩地玻璃作坊的投產,玻璃的產量肯定會越來越多,這就需要有人去開拓這個商路,賣出去更多的玻璃,賺更多的錢。鄭芝龍本來就是亦商亦盜的人物,如果拉過來專門搞貿易也是不錯的,應該是雙贏的局面。
而第三種選擇,朱由校認為,海盜是相當有前途的職業,即便是到了朱由校的前世,這個問題也無法消除。而現在,正是西方世界靠此來拓展世界的最佳時機,甚至都有些晚了,至少新大陸南北美州此時已經被發現了。西方一些國家如英國,正是靠著這種海盜行為來探知世界的。所以朱由校也想著對海盜扶植一下。
對於無主島嶼,朱由校前世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基本上以發現、佔有為原則的, 比如南海諸島,就是大明鄭和先發現的,最終還是糾紛不斷。所以朱由校打算想利用這些海盜,去找一些島嶼、島礁,然後再想辦法利用起來,無論是派民居住,先行政管轄還是與領國締結條約等,都要把這個主權問題毫無爭議的先給固定下來,留下鐵證,免得以子孫後代遺留下麻煩。
“皇上容稟,他們以海洋為生,如果上岸,他們並沒有一技之長,恐怕難以為生。做生意倒好,但他們卻沒有一個帶頭人,而接著當海盜也是如此。要不還是微臣回去帶領他們?”鄭芝龍試探的問。
“愛卿是大才之人,不必為此事煩惱,愛卿十八芝的龍頭雖是帶頭人,但據朕瞭解,其它人等對於海洋事物還是樣樣精通的,如劉香,就比較善於海戰,施大瑄,精於貿易,而李旦的兒子李國助則擅長管理。朕想這個十八芝也到了解散之時了,倒不如把這三個選擇交給他們,讓他們擇善而從。而且你的幾個弟弟,也可以想著做生意,以後海上安全平靜了,賺的錢比當海盜可要多的多了。”聽了鄭芝龍大言不慚的想要再回去當領導,朱由校不由的一笑,還真沒搞明白你現在的身份嗎?簡單的說就是‘雙規’了,在規定的時間規定的地點,為大明出謀劃策。沒有朕的許可,這輩子你是別想下海了。
而把十八芝裡三位能力出眾的人名都點了出來,並把解散十八芝的意思也說了出來,就是為了讓鄭芝龍放棄幻想,認清事實。
“微臣遵旨,這就聯絡他們,讓他們自處。”鄭芝龍退到了一邊,雖然是不露聲色,但喪氣之極。
而對許心素則是一個錦衣衛百戶就打發了,同樣的是留在了身邊,他的人則毫無選擇的當了第三種的御用海盜。
等又談了一會,把兩人給打發下去了。幾個事處理完,朱由校感覺有點餓了,但沒有傳膳,而是決定和孫承宗一起去了閆應元被打的那家削麵館去吃。
山西的麵食是相當出名的,派人買了來,已經涼了,又不能把廚子弄過來,那黃花菜都涼了。反正也不遠,還是來個白龍魚服,順便也看看大同的風土人情。一行上百人都收拾好了,浩浩蕩蕩的出了代王府。
直接由孫承宗帶著,算是遊覽了一下大同的風景,雖然已經第三次來到了大同,但前二次都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也沒有閒情觀賞,而這次則看了一個足。
到了那家刀削麵館,店裡人多,朱由校和孫承宗一桌,其它的人都散了出去,只留另外一桌人在附近暗中保護著。
點了一些小菜,要了兩碗麵。等面端上來後,只見那削麵一片片的中厚邊薄,稜鋒分明,形似柳葉。挑起了一塊,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讓朱由校不住的稱讚。
孫承宗說:“公子,這刀削麵同北京的打滷麵、山東的伊府麵、河南的魚焙面、四川的擔擔麵,同稱為五大面食名品,享有盛譽。”
朱由校邊吃邊說不錯,也賣弄起來問:“孫老師所言極是,但可知這刀削麵的傳說嗎?”
“這個老朽還真未聽說 。”
“相傳,蒙古韃子佔領中原,建立元朝。為了防止百姓造反,就沒收了各家各戶的金屬器皿,並作出相關規定,十戶用一把廚刀。切菜做飯輪流使用,用後在交回由韃靼人包管。一天中午,一老者的老婆將面和成麵糰,就讓老者去取廚刀,結果刀被人取走,老者只好回家等待。誰知老者剛出韃靼人大門,被一件東西碰了腳,他低頭一看,原來是一塊薄鐵皮,揀起來揣在懷裡。回家後,鍋開得直響,全家人等著吃麵條,可是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