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部分(第3/4 頁)
到底是怎麼敗的,時刻關心著的盧象升當然明白,那是叛徒的出賣以及遼東本地軍閥及官僚的無恥,那一戰白桿兵雖敗猶榮:以萬餘人當建奴數萬眾,雖力屈而覆,為遼左用兵以來第一血戰。
“盧大人所言極是,今有皇上御駕親征,誓滅建奴一族,吾等自當盡心竭力為國死戰。時間緊迫,這渡河地點盧大人可有異議?”秦良玉努力的不去悲傷,把思路調了回來,渡河地點並非提前定好的,而是沿河隨機的,否則的話依建奴的狡猾,在渡河時肯定會有動作。
“秦帥,沿著渾河已經走了十餘里了,而對岸的情況基本一致,下官想,北岸和南岸的距離基本一致,不過明顯建奴在北岸已經越來越少,倒不如,再行三十里,那裡離撫順還有十里的路程,可好?”
渾河的寬度不大,再則有望遠境的存在,明顯可以看到眾多的建奴逃難的身影。
“盧大人之言正合吾意,此時渡河,必然有許多的建奴可以漏掉,若漏掉了偽朝廷之人,就與皇上之意相違了。”
“唉,這個時候只能是見步行步了,建奴來勢洶湧,極大的阻擋了我兩軍的去路,給東逃建奴,創造了時間。”這本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一路上既要防止敵人的各種埋伏、陷阱,又要趕時間,若是不能堵住第一拔,那也只能向皇上請罪了。
“報!不知何故,對面建奴大亂!”現在這時,有兵士過來彙報。
秦、盧兩人立刻拿起望遠鏡來舉目觀瞧,果不其然,對岸慌里慌張向東而逃建奴,如同炸窩一般,四下而逃。再仔細看,禍亂之源,顯然來自前方。
“建奴內亂?”雖然不知具體的地點,但內亂是肯定了。
“那八家漢奸動手了?”透過光報,秦盧兩人當然知道八大漢奸過來投降之事,但光報上的說,沒報什麼希望,同時讓秦盧兩人提防有詐。所以秦盧兩人並沒有將其當成一個取勝的條件,沒想到還真的可以發揮了。(未完待續。。)
第703章 堵住撫順
不管訊息是真是假,建奴一方的內亂已經將建奴的速度給降下來了,這倒是真的,白桿兵、天雄軍火速的沿著渾河南岸往東趕,儘可能的趕到建奴之前。
撫順關的建奴當然是接受東遷的建奴的第一關,此時的他們已經接到了有人搗亂的訊息,出兵三千來援。加上三萬多瀋陽本身的建奴兵,平息內亂,只是早晚之事。
盧象升在跑到三十多里之時,北岸建奴東逃的隊伍已經是相當的稀少了,一看就是一些散客,並非那樣大宗的隊伍,這讓秦、盧兩人大為放心,可從東而來的部隊卻直奔而來,看樣子是衝著建奴而去的,盧象升果斷的渡河迎擊。
建奴那方的內亂的確是八大家晉商所為,他們走的雖慢,但從北門出現,輕騎前往,可比大部隊可快的多。因為八大家常年走蒙古,一邊行商一邊搶掠,是亦商亦盜的形式,所以招收的人多是亡命之徒,面對著被明軍打的抱頭鼠竄的建奴軍,這些整日刀頭舔血的亡命徒反倒沒有了多少懼意,相反這幾個月來建奴們給他們受的氣,也的確是太多了,他們在建奴的眼裡肯定是招之既來,揮之既去,連只狗都不如的存在。建奴連範永鬥那樣的都呼來喚去,隨意的汙辱,更何況是他們?是人都有恥辱之心,他們聽從八大家的差遣這是不錯,這裡邊當然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但並不代表他們一樣的認同建奴整體對他們的侮辱地。所以當八家晉商的報復行動開始之後,這幫家丁最了自己最大的力量,以此來表白他們的厲害。
他們展開的與建奴幾乎是一樣的游擊戰,沒有針對建奴的城守與宮中侍衛。雖然不懼,但這點他們自知之明他們還是有的,他們針對的是建奴朝廷重臣的家眷。
從瀋陽到撫順的官道之北埋伏著,自有人觀察著明軍那邊的方向,把握一定的點。一見到明軍騎兵在渾河出現。立時的全員出發,目的只有一個,不為殺人,就是為了製造混亂,一擊便走,再尋時機。
建奴的東逃的部隊當然是鬆散的。除了護送宮室與朝廷重臣之外,其餘的都是以家庭為單位的。所以八家晉商的策略在這樣一條長几十里的部隊上,幾次的襲擾,立刻達到了第一目的,製造了混亂。
八旗軍若想反襲他們,沒有什麼多大的困難。放開膽子追就是了,畢竟漢人的軍隊數量不多,而且騎術相對來說只是一般水平,只要想追,早晚能打這些膽大妄為的兇徒抓獲。
但現在是非常時期,一是不知道這群漢人到底是哪裡冒出來的,二是因為有護送之責。追下去誰也不敢保證這是不是敵人的誘兵之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