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部分(第2/4 頁)
孫承宗哪裡知道朱由校那陰暗的心理,跟上死人計較什麼,建奴事畢,已經是必死無疑了,管他高興一下或者一直髮愁那些無聊的情緒幹什麼?
“皇上心胸開闊令人欽佩,”
“朕是皇上,當然懂得海納百川有人奶大的道理。”
“皇上,是有容乃大,”
“有容是誰?”
“、、、、、、”
比建奴的貴族晚出瀋陽城的八家晉商,終於在出城前,接到了來自兵部尚書的準信,皇上金口玉言,‘以建奴之血來洗滌其罪孽深重,為大明帝國立下功勳,朕願意赦免其罪,若其功績再大一些,朕也可因其功大小,而不吝獎賞。’這一下終於給這八家漢奸帶來了生的希望。(未完待續。。)
第702章行軍之慢
朱由校率的大部隊沒有了騎兵,脫離了炮兵,那速度明顯的加快了,建奴見到了明軍的如此變化,立刻的也是兵分兩路,一路接著騷擾本部,一路盯住了騎兵部,而對於大炮部,則直接的忽視,理工的莊海鳴在後面,走的相當的不爽,沒有建奴來送死,這種感覺,爽了才怪。
因為沒有騎兵的護翼,朱由校的部隊顯得有點單薄了,建奴們欺明軍沒有速度,更是肆無忌憚。但狙擊弩的發射距離太遠,二里路的射程,在這雪原之上,那發揮的更是徹底。三百支狙擊弩,每次都能收割幾百建奴的性命。本來兵源就少的建奴,先經大清河,再經遼陽戰,那兵力的損失已經到了捉襟見肘的程度,往裡邊再搭人,哪裡能不肉痛?
在夜裡偷襲倒是可以有效的遷制一下狙擊弩,但遼陽離瀋陽的距離實在是太近了,三天的路程就到了,所以建奴只能放棄在夜裡偷襲的辦法。啟用了林丹的萬佈陣,以此擾亂明軍的視線。
“拾人牙慧,看來建奴也是黔驢技窮了,”朱由校笑著說。
“皇上,狙擊弩只是對著二里的射距,建奴為了阻止我軍北上,連我軍的戰鬥力都選擇性的遺忘,顧此失彼,自亂陣腳了。”孫承宗也一點都不擔心的輕鬆無比。
“皇上,這周圍的建奴看似有五六萬之多,但雜亂無章,如亂頭蒼蠅一般,進攻梯次不明。為了進攻而進攻,再多的人也無足為懼。”袁可立三臨遼東,帶的就是陸戰隊。而令看著建奴,那精氣神完全的不一樣了,只象是看一群雜魚而已。
“建奴此時的狀態,是朕最願意看到的,憑著朕的親軍,就怕他們不衝鋒,衝多少,朕就有信心留住多少。”看著周圍扯著個萬佈陣而來的建奴部。朱由校甚至有一種豐收的喜悅。“若非是要快點趕到瀋陽。朕還真不想走了。”
“皇上此言倒是肺腑之言,若是那晉商真實可用的話,此倒不失為一良計。”孫承宗適時的又來了一句,到底還是漢人。想想他們的數字。孫承宗就頭疼。說到底那一萬多人,也都是依靠著八家晉商混口飯吃的,一概而談全歸到了漢奸那一堆裡。命就沒了,著實有點可惜。
“靠人不如靠自己,還是抓緊時間趕路吧。”朱由校不置可否的說著。
周圍的建奴圍著明軍的隊伍打著圈圈,距離當然在一里開外,建奴們當然知道,一旦到了二百丈,汽油彈就要發揮作用了,那時的萬布,一下就會變成破布。只要腦子沒病,他們不會衝。
第二天,白桿兵、天雄軍兩隻先遣隊,終於抵達了渾河,這一路基本上是一條血路,他們遠遠沒有本部走的輕鬆,建奴來阻攔的力量相當之大,絕大多數的建奴將領,家眷都在瀋陽,若是被明軍提前堵住了撫順,那從瀋陽出來的人,將變成前有狼後有虎的局面,下場必然會很慘。所以建奴們玩了命的阻攔著。
白桿兵、天雄軍,是打了一波又來一波,如同蝗蟲一般,趨之不盡,兩隻部隊也是不勝其擾,就這麼一天的路程,愣是走了二天,才抵達了渾河。
下邊面臨的就是渡河問題,盧象升沿著河看了看,對秦良玉說:“秦帥,這冰與大清河、三岔河處,可有些不同了,這才幾天的時間,就化了這麼多。”
“盧大人,春天來了,這以冰渡河也用不了幾次了。不出十日,就化個差不多了,天啟元年三月時,白桿兵就在這渾河與建奴打了一仗。”秦良玉看著渾河之水,想到了渾河之戰,那一戰白桿兵敗了,無論是敗在自己人手裡,還是建奴的手裡,總歸是敗了。
“秦帥,此次大清河一戰、遼陽一戰,當是給白桿兵向建奴收點利息,看看對岸,那些都是當年攻戰瀋陽之人,那時我兩軍放開手腳屠他個徹底,由白桿兵殺個儘性,以建奴之血告慰渾河之戰英靈!”白桿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