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部分(第1/4 頁)
些人象楊廷筠一樣的善男信女,為了上帝的榮光,竟然背叛自己祖國的人物,他們接觸的都是天主教榮耀的一面,偽善的一面。這些陰暗面,也應該讓他們知道知道了。連同此次的判決筆錄,除去鄭芝龍個人問題外,全面詔告天下。”
朱由校一聽也是不由的點贊,太厲害了,日本鬼子雖然比他們更專業,但那不是人類的範圍,沒法比。沒想到一象是平安夜、聖誕節的平和之下的天主教竟然還有如此陰暗的一面,比國家機器還要恐怖。
天主教在大明發展教徒,搞宗教侵略,當然得是有手法的,這手法無論怎麼樣,都得有個誘字。本來公佈談判筆錄這一條,就是朱由校的手段之一,喚醒百姓,無論是已經入教的、考慮入教的、沒有聽過的,這所有的百姓,都讓他們知道一下,這樣的宗教,到底適合不適合大明,適合不適合自己。先把天主教的本來面目給還原了再說。
那時得知真相的民眾自然會做出一定的反應,只要長點腦子的,不是別有用心的中國百姓,肯定會對這樣的宗教做出一個正確的判斷。遠遠的避開,那天主教在大明就沒有了市場。如此天主教再發動什麼聖戰,也只能是侵略而已,取不到那種爭取教徒的可能性了。(未完待續。。)
第801章海洋之始
“是皇上,相信他們得知之後,會徹底的與之絕裂的。”
“好了,現在局勢已經明朗,待這一行人回返海上之時,即為開戰之刻,這幾日來,我水師已經開始調動,在使節團返回之時。必然會發生海戰。這場海戰,關係到大明與西方諸國,第一次的戰爭交流。朕希望大勝,我大明亦必須大勝!”朱由校的堅定的說著。
與西方正式的交流這是第一步,現在正是世界格局大轉換的年代,殖民時代最大的開始,因為大明是一個龐然大物,所以不是西方諸國不知道中國,他們已經來啃了,而是兵力太少,啃不動而已。他們直接動手的只能是南洋諸國。
但猛虎怕群狼,有了天主教這個媒介,現在打的熱火朝天的諸狼們,就會以聖戰的名義將矛頭直接大明。一旦兵敗,八國聯軍的慘劇,必將在大明上演。積累了一年的陸戰經驗,打陸戰朱由校可以理直氣壯的說大明陸軍舉世無敵!更無須談什麼衛國戰爭必勝無疑了。
水戰有水泥船、開花炮、狙擊弩等優勢所在,這就是朱由校的膽氣所在。在大明的近海,防守上朱由校有絕對的信心!
但遠洋對於現在的大明,那是笑話,這一點朱由校真沒敢想過,遠洋所需要的經驗太重要了,不談別的,單單就是一個確定航線問題就必須重頭再來。
現在大明航海所用的技術仍然是羅盤針路和牽星術,這兩種相輔而行以確認船舶在大海中的位置。所用的是針路圖。也是鄭和下西洋所留的,那密密麻麻的針點上也都是一個個的地名而已,記載著都是海路上一個個的名稱。不過這些顯然已經不適合現在的航海了。
西方諸國的航海已經比大明走的更遠了,他們在大海上走的更遠!這一點朱由校不得不承認。
在大海中沿航線航行時,需要不斷確定航船所處的位置。船舶為了弄清楚自己的船所處的緯度,需要有一種儀器,它能透過對地平線和中午的太陽之間的夾角的測量,或透過對地平線和某顆固定星之間的夾角的測量來確定自己在位置。
而西方諸國經過了多年的航海,已經發展到了,用星盤、航海圖、六分儀及兩腳規、量角器、平行尺等早期航海儀器來確定位置。這些東西已經比大明先進了不少。更經過了實戰的檢驗。
遠洋是必須的也是必然的。這一戰可以在自己家門口打,但在家門口在厲害,海洋強國這個口號也無法實現。遠洋才是這一夢實現的唯一途徑。而在遠洋之前,近海戰就是大明發展海洋的第一步!這一步不容有失!八國聯軍進中國的悲劇再也不可能重演。什麼第一島鏈、南海諸島爭端也一併的給消除乾淨吧!
此戰將是大明正式踏入海洋之始吧!
天主教使團在談判結束之後。也開起了小會。他們也曾料想過明國不見棺材不落淚,死硬到底。金尼閣不願意看到戰爭,因為天主教一旦與明國開戰。即便是勝利告終,也並非殖民的開始。因為明國太大了,人口太多了。他們又能來幾個人到明國?所以殖民的想法,是一點都沒有,也不可能有。
而戰爭打響之後,天主教再想順利的深入民心開展傳教,也在所難免的會遇到一些阻力。但兩害相權取其輕,再壞又能比拒絕天主教在大明傳播還壞嗎?事到如今也只能走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