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2/4 頁)
那大明的機器就應該隨著這一決策而動了。但說實話,官僚主義實在是太嚴重了,大多數的人根本就對此不感興趣。只有皇上體系的人在不斷的忙碌著。
李德全,雖然現在身為整個宦官體系之中,管理的人最多,但身份仍然還是個長隨。但此次出征最大的擔子就壓在了他的身上,豎盾、神弩、山地弩,這些可是此次出征最主要的武器和勝利的憑仗了。本來前一段時間生產的神弩、弩匣、豎盾,製造的宦官也已經開始慢慢的熟悉起來,速度有大步提升的跡象了。但很可惜,皇上那邊要求改了。這無疑會影響這大步提升的產量了,好在去掉了弩匣一個程式。如今一天生產神弩六百部,豎盾式弩匣六百部,山地弩三百部。
霍維華的管家霍啟飛仍然在西山的礦上,如礦上已經正常運轉起來,裝置是多了一倍,的確是給力,否則的話還真供應不上萬人作坊的消化量。皇上也已經認識到了這一倍產量的重要性,狠狠的誇了一番霍維華,把霍家往回投的錢,二倍的賜了他,不能讓人家又幹活又賠錢的。並再拔了二萬元給鐵礦,希望再擴大生產。這時候是供應武器,下一步可是戰車,那就鋼量將會更大。
崔尚隱回到了宮裡之前,張萬聲終於還是把船用巨弩給研究透了。連發的功能是利用轉盤的絞動進行的,充分利用了神弩偏滑輪的原理,所以上弦的速度相當的快;而有效殺傷shè程為三百餘丈(近近米),遠遠超過了宋朝時的床弩二百五十丈(750米);威力在三百丈內可透五層鐵甲、入牆七寸;備有大型弩匣,一匣裝弩十二支。
朱由校檢驗之後,心情也有所好轉,其它的都是虛的,唯有武備才是最重要的,感覺不錯,認為此弩不僅僅適合用在船上,甚至可以直接造出專門乘載的戰車,再配合上瞄準鏡,絕對是這個時代的反器材阻擊步槍一般的存在了,真是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的利器了。測試後即送到了宋應星的‘戰車研製組’。
六月四日,大明錦衣衛考核的日子正式到來,報名人數共計十八萬多一些,條件是身體健全十八歲到二十五歲之間、家世清白。
考核的地點在京師北邊的懷來舉行,這裡最早的時候永樂帝就曾舉行過十萬人的閱兵儀式,據說那是針對當時帖木兒國的使臣對朱棣不行跪拜之禮引起的,搞了一個月的閱兵儀式,耀我國威,震懾了帖木兒國,和當時的蒙古四汗國,以及元朝出走的一些**官員到了中亞之後攪風攪雨,一些國家也是蠢蠢yù動。閱兵的效果很好,最後讓為首的帖木兒國使臣自己跪拜,從此不談東征之事,(當然也是因東征過程中,靈魂人物病逝的原因。)
朱由校親臨,當然要發表一些演說了,待傳話員一字排開:“朕很高興看到如此多的愛國青年準備加入朕的親軍——錦衣衛,但朕要事先講明,新的錦衣衛是保國衛國走上前線的一支部隊,絕非以前的行政部隊,所以面臨的訓練將會很苦,走上戰場亦有犧牲的可能。俗話說蜜餞黃蓮終需苦;強摘瓜果不能甜;朕也不強人所難,珍愛生命的可以選擇除錦衣衛外的其他工作,這點朕會安排,大家不必勉強,朕要的錦衣衛是願意接受辛苦的訓練,願意為朕而死的鐵血衛士!”
報名的眾人聽的也是熱血沸騰,沒有幾個願意甘居人後的,朱由校讓孫承宗宣佈的考核制度,這和大家估計的差不了多少——跑步。但這次的跑步距離有點長,80多里地的距離,(馬拉松)二個半時辰內跑到的,不管成績如何,全部進錦衣衛。而二個半到三個時辰跑到的,進入錦衣衛預備役,雖不在編制之內,但何時達到要求,都可以申請進入錦衣衛。三個時辰以外跑到的,暫時進入驛站,準備工作。
而將官的選擇也是如此,先到的為千戶,副千戶最後直到小旗,具體安排以二個時辰內到達的人數再行決定。
就這樣,比賽開始了,沿途當然準備好了相應的飲水,和其他的急救裝置,這點朱由校想的還是比較齊全的。但這事的確太突然了,特別是一些訊息靈通人士,雖然早知道有可能會是體能考核中的跑步考核,但這一跑也太長了。一跑好就是這麼長時間,真是心頭慼慼。但不跑就沒有前程了,跑吧!
第203章馬拉松賽
於是世界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馬拉松’比賽開始了,大家基本上都沒跑過什麼步,那如此的長,這個距離基本上是從一個縣城跑到相鄰的縣了。有一些這此生還不一定出過如此的遠門,更別提跑這麼遠了。十八萬人那可是相當壯觀的,如開了閘門的洪水一樣,衝著指示的方向就跑了。
而這十八萬‘考生’裡,陪考的人員基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