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1/4 頁)
言畏戰者,即刻逐出朝廷,永不優先敘用!”
管你什麼文臣武將,如此畏戰如虎,如果放在和平時期,可能就是一鴿派,避免戰爭還有情可原。但現在卻是弱肉強食的戰爭年代,你動不動的怕打仗,要你何用?雖然知道這是政治上不成熟的表現,但朱由校還是認性的決定,以此來jǐng醒世人——大明不可辱!大明敢於走出國門,為尊嚴而戰!
第202章錦衣考核
朱由校這樣一說,世界安靜了,如今的朱由校可不是初來乍到時在他人眼裡只會幹木匠的皇上了,而是威嚴日強的皇帝。一些想倚老賣老的人,也不敢直接面對他的怒火,請辭的二位大臣已經準了,兵部尚書說撤就撤。雖然不血腥,但手段卻透著強硬。這個時節去反對出征歸化,那簡直就是政治自殺,誰也不會懷疑此時皇上的決定了。
而一旁的袁崇煥更是心頭慼慼,如今終於徹底弄清了皇上為什麼如此對待自己了。皇上打心眼裡就不信任遼東系統,無論是戰力還是忠心度上,都沒有絲毫的信任。對自己上書毛文龍不忠和趙、滿兩人不和之事,皇上根本是偏向了他們,而把自己困在了京師。而在遼餉上,皇上也是明白的很,這些錢都進了一些人的腰包,限時三個月,而二個月內出征蒙古,這是多大的自信?一個月平定歸化城,轉過頭來收拾遼東。明顯是給眾遼東利益即得者一個觀察的機會,不得不說,安排上的確是大氣磅礴堂堂正正。勝了,如果再不得利者再不醒悟,可能真要一塊給收拾了。敗了?皇上似乎連考慮都沒考慮,這到底是無限的自信,還是狂妄自大呢?袁崇煥深深的陷入了沉思,決定再去拜訪老師孫承宗,今日只有他支援出征歸化城,肯定是知道一些內情的。
就這樣,朝政結束,朱由校回到了乾清宮,心情也相當的糟糕,‘血性不足’這是他對大明zhèng fǔ機構的最終評價。想想就是在這種以忍讓為主題曲的執政過程中,使得周邊的少數民族,越來越放肆,從不滿到敵視,甚至是發起了侵略,最後一次次的奪取了中原的政權。在這樣的叢林法則時代講究的是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但大明的確短板了。
而滿朝文武無論什麼派系都一付敗下陣來的樣子走出了太和殿。如今的皇上太強勢了,如果放在其他官員身上,估計連個渣都不剩的就被朝廷這臺‘攪肉機’給攪出局了。但皇上如何出局?東林那邊倒是想辦這個事,但最後被皇上一口吃下,兩個元老級的人物天天被逼著賣畫為生,弄得個求死不能。
本來想讓兩位皇上尊重的老臣去勸勸,但現在老臣倒是被他勸過去了。再勸,那隻能是慘淡收場了。眾位大明的jīng英可沒有勇氣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去賭。而且聽皇上的口氣,出征的把握是相當的大,雖然不是知兵之人,但皇上可不是無故發狂之人,想必一定會有所準備的,一千人都能對付幾萬人,而歸化那邊聽皇上說也就十幾二十萬。應該不是難事。
而更大的問題就是免徵遼餉,這樣可是絕了大家的飯碗,更何況還有三個月退髒的期限,這可更是可圈可點了。錢到光棍手,一去不回頭,雖然官員們不是過著那種錢到手飯到口的日子,但想再從他們身上把貪了的錢拿出來,也真是千難萬難了。好在時間定在了三個月,正是仗打完之後的事。更多的人採取了觀望的態度,甚至是不希望皇上能活著回來的都大有人在。
而朝廷篩子的功能很快得到了最好的發揮,特別是這些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肯定是百姓們津津樂道的。所以下午時分,幾個整個京城的茶館、酒肆等等公眾場所,都在議論紛紛。有談皇上打算免了天下農稅,自己掏腰包補的,談到這當然大多數百姓,把皇上誇的古今少有,可謂是明君、聖君了。相反對其持籌握算的商人品性,也沒人再說了,用了皇上的衛生紙都能聯絡到為國為民了。
而談及免了遼餉,更多的觀點就出來了,有說是自毀長城的;有說早該如此了,前段時間就有人批此事了;有的說會逼反了驕兵悍將,搞不好皇位都不穩的等等。
官員退髒,多數人都感覺會不了了之,畢竟這個圈子的人太多了,一查就會動搖國本了。
而到了出征歸化打蒙古,則一片群起之勢,為百姓長臉,這年頭誰不知道蒙古的打穀草運動的,那是大草原上喜聞樂見的業餘活動。多少人背井離鄉為的就是躲避此災。特別是如今,歸化城竟然割了使者的耳朵,這是赤果果的打皇帝的臉、騎在了大明的頭上拉屎了。如果皇上不如此處理,還是一副懦弱的樣子,老百姓根本就會反感。
出征的國策既然做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