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3/4 頁)
“袁愛卿,朕來問你,諸如孫承宗老師、何可綱、滿桂、趙率教,他們也是如此拿錢嗎?”這是朱由校的疑問,雖然不願提及,但此事卻不得不問個明白。
“回皇上,但凡在遼東當官用兵的,都會被分到錢,只不過是多寡而已,如何可綱那個級別的,只是普通將領,其所能拿到的就是罪臣分給他的,量就相當的少了,只夠他養幾十個家丁的。而象滿桂、趙率教,他們只是外來的武將,根本進不了遼東的體系,能拿的也只是他們正常的糧餉,和一些工事錢糧,至於他們在這裡面伸不伸手,那是他們自己的事了。而象孫老師如此級別的,也只是年節名義上的孝敬而已。”
袁崇煥的回答,倒是讓朱由校心裡一寬,大明這塊肉已經腐爛了,不喪心病狂的去挖地三尺撈銀子的人,已經算是好人了,特別是孫承宗這樣的,仈jiǔ個孩子需要養活,那點工資還真養活不起,只靠著別人的孝敬、分潤也是不錯的人了。至於何可綱,那個級別是夠不上貪的,而滿桂、趙率教想貪汙也夠不著。
“那這些將領就是養家丁也用不了如此多的錢啊?工事上也花不了什麼錢,這些錢最後就這樣落入了這些人的口袋?”朱由校聽了之後不由的一陣感慨萬端,爾俸爾祿民脂民膏,這二千多萬兩白銀,是多少大明百姓的血汗錢,每年被擠了出來,獻給遼東。但這些錢就這樣從上到下的被分掉了。
而又因為這二千多萬,下面的官吏在收錢之時又要放大不少,其上下其手,哪裡是二千多萬如此簡單?這樣算下來,恐怕四千萬也是有的。僅僅依靠平民百姓,一年拿出十分之甚至更多的比例來支付遼餉,不反才怪呢!
如此看來,說是什麼李自成、滿清、魏忠賢、一支雞等等亡了大明,都不如說是遼餉,甚至是這幫貪官汙吏因**亡了大明。要知道遼餉不是隻收一年,而是從萬曆四十六年(1618)開始徵收的,如今已經八年了,如果按著原有的歷史再來一個崇禎十七年,再上那十八年的話,那將是多少?年復一年如此下去,造反的人肯定是不用交了,那這個錢在別人身上就會增加,加到那人也受不了時,就造反,那樣這個接力棒就會接著往下傳,最後直到明滅亡為止。這事真是太可怕了。
遼東體系的諸如祖大壽、吳三桂等人,都是降清的急先鋒,漢八旗的主要干將,當然還有毛文龍體系的那些人。他們的貪汙是可以預知的,甘心情願充當異族的走狗,冒天下之大不韙,數典忘祖做了漢jiān的人,人品能好到哪裡去?朱由校可不敢把這樣的人招到麾下,王八之氣一震,使其心甘情願的為自己效力。這樣的人是不可信的,無論什麼情況,就象說三國裡的魏延有反骨一樣,都是反骨仔,不足為用!
“回皇上,大環境使然,非某一人之過也,”袁崇煥如果憤青又如一老者,說出了真心話語,水至清則無魚,這是現實。
是啊,現在在大明能找到一個不貪汙的官員嗎?正象某位可悲的校長說的一樣:反腐則亡黨,不反則亡國。大明是到了把這些毒瘤給挖出來的時候了。否則的話,只能是任由著大明的滅亡。
“袁愛卿也算是第一個過來自首的遼東貪汙官員了,上交髒銀,自己寫一個摺子,張貼於效忠書一旁,朕給你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回遼東監視、把握遼東諸將與滿清的一舉一動。朕不指望你們能滅殺什麼滿清,說實話,對遼東的那點可憐的戰鬥力,朕真的看不上眼。待朕收拾了草原,下一個目標就是滿清,這三個月也是朕給遼東諸人展示一下武力之時。但朕也不希望把刀揮向遼東諸人,只是希望他們交出髒銀、解甲歸田,好好的做個田舍翁,如果沒有自知之明,那朕也毫不遲疑動手切除這個吸食大明血液、將大明推入深淵的毒瘤!”
朱由校本著打一個拉一個的,樹一個拉一群的理念,還是對袁崇煥寬大的處理了。也算是搞一個典型,大家都看到了吧,第一個貪汙遼餉的人,朕已經處理了,沒什麼大不了的,只是交出貪汙的銀子而已,這個機會如果抓不住的話,那以後,再抓出來,可不是簡單的交髒銀子了。
第240章校場心服
送走了袁崇煥,朱由校一問,滿桂等俱已到了校場,那自己也去看看吧,得知兩位遼東邊緣化的將領,原來在遼東混的並不吃香,那攏絡之心更強了。打仗的將領並不是單純的有武勇就可以的,要有勇有謀才行,朱由校現在不需要帥才,袁可立、秦良玉、盧象升三人都是他預留的帥才,袁可立現在主持東海,下一步的任務是培養接班人;秦良玉現在招兵買馬,主持西南,搞好叢林戰、山地戰;而盧象升如今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