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部分(第2/4 頁)
是戰爭時刻,當然是越快越好。”
“袁愛卿,現在萊登水師僅僅五十艘船隻,顯然已經不足使用,船隻的生產,還要加大才是。”朱由校也點出了這一點不足之處,現在兵營、水寨裡的兵還是不少,都是這次沒有船可上的。
“皇上教訓的是,雨季一開始,這水泥船的產量也的確跟不上了,無論是水泥生產、運輸都成了大問題,而且造船作坊的規模也需要擴大,工人更需要招聘、培訓,這些問題都需要一一解決才是。”袁可立也倒了點苦水,順便解釋一下產量不足的原因。
“朕明白愛卿的苦衷,愛卿的力度太需要擴大,錢糧方面,儘管放心就是。而且據朕所知,荷蘭國就有上萬艘船,時不我待,這個產量對於大明可是相當危險的啊。”這些情況,朱由校也隱隱知道造船的時間緩慢,從去年開始到現在一年的時間有五十艘船,這個產量已經是不慢了,但心裡也的確是著急,恨不能一下子擁有萬艘巨輪,縱橫大洋。
“是皇上,臣一定儘快解決這種問題。”一萬艘,這是何等的概念,費老大的勁才剛剛解決了人家不到百分之一的戰鬥力,這可是集大明最高階的水師兵力了。聽皇上言在沒有解決鋼鐵底艙密封技術之前,水泥船將是大明水師船隻的最主流。這種產量當然是遠遠不夠的,袁可立暗暗決定,馬上不惜一切的去擴大規模,這已經是必需的了。
“各位,此次天主教來以聯合建奴提供運輸為威脅,而在皮島,建奴與朝鮮水師聯合在一起,將皮島屠戮一空。這不得不給朕敲一警鐘,西洋人自西方而來,若要阻止,萊登水師必須要開赴南海,堵住馬六甲海峽,使其不能越雷霆半步!而北方難免有了空檔。所以朕欲在親征南海之前,將朝鮮水師的危險徹底解決!各位如何看?”
朝鮮水師可以超過渤海直達大明,以前有萊登水師在這裡鎮著,朱由校沒有什麼感覺,但現在要殺向臺灣、南洋,這就不得不讓人擔憂了。造著金尼閣等所交待,從戰敗到天主教得到資訊,再組織船隊前來,至少要半年的時間才能到達馬六甲海峽。所以在這段時間裡朱由校欲打個時間差,先徹底滅了朝鮮水師,而後再揮師臺灣,進入馬六甲,徹底的禦敵與海外!
“回皇上,想朝鮮李朝,乃是一忘恩負義之輩,神宗三徵朝鮮,耗盡國力為其免受滅國之災,然其所作所為,令人心寒!此時的朝鮮國更是已經名存實亡,已經掌握在了建奴莽古爾泰之手,再加上從九連城被趕過鴨綠江的諸建奴勢力,朝鮮哪裡還存在?只不過掌握了水師,龜縮在江華島而已。上次臣率十艘戰艦尚且不懼其,現在擁有五十艘水泥船、百艘西洋戰船,滅其水師,亦探囊取物爾。現在正是痛打落水狗之際,滅除了朝鮮,會使建奴無法涉水,亦免我大明後顧之憂,請皇上明察!”
袁可立回答的相當乾脆霸氣,的確,對於朝鮮這樣的彈丸之地,且被建奴徹底的侵佔之國,水師的力量也被壓縮的再不能壓縮了,袁可立視之為螻蟻一樣,也是情有可原的。若非朱由校幻想著趨狼吐虎,給朝鮮水師一定的喘息之地,好載著建奴與蝗軍一戰,萊登水師早已將之滅掉了。
“好,愛卿之言朕甚欣慰,待船舶修整之後,立刻揮師東進,滅此心腹之患!現在就召告全國,朝鮮李朝,倒行逆施,罔顧大明之恩,不思回報,竟然與大明死敵建奴勾結,向其稱臣,狼狽為奸!並提供船舶,與建奴一起滅我東江軍及其婦孺數萬之眾!此仇不共戴天!為與江東軍報此血海深仇,慰數萬英靈在天之靈!並揚我大明國威,震懾諸國,朕揚波千里,親征朝鮮,滅誅李朝!使其自食惡果!”
先把朝鮮李朝給滅了,水師也給滅了,這樣建奴的涉水的腿就斷了,計劃趕不上變化,這天主教的強悍的確是不同一般,還是安穩了北方再說吧。
至於召告天下,則是出師有名,有道伐無道,省得一些人在哪裡嘰嘰喳喳。
“是皇上,臣領旨!”滅了朝鮮一直就是袁可立的夢想,這個夢想在啟復萊登巡撫之時,就已經與朱由校言明。對這樣一個忘恩負義的白眼狼民族,袁可立是一點的好感都沒有。地處建奴之南,如此的要地,當大明要求被協助之時,無不陽奉陰違,出工不出力,有時甚至連出個工都不出,活活的把人氣死。現在好了,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滅了這個齷齪國家了,雖然這個國家已經被建奴滅的差不多了。
“另外,滅了朝鮮水師之後,就不必迴轉,而是直接的南下,直取臺灣了。一官,那裡你最熟悉,希望你能制定一份詳細的作戰計劃。不過朕要提醒一官一句,十八芝此次若不為朕所用、所管、所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