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部分(第1/4 頁)
萬的需要。但若要搞那種人多力量大的把戲,殺死朱由校也不幹,那種人口大爆炸的危害,沒有幾個比搞環評的他更清楚了。
大明現階段的人口基數大約二億,一旦沒有了戰爭威脅,幾何倍數的人口增加,想想都讓人害怕,但專門的圍著婦女例假說事的計劃經濟,朱由校是不屑為之的。人口政策還是以自然為主吧!比如老大老二,為正常生產,享受一切的福利待遇,而以後的出生的,那對不起了,無論是上學、醫療等等待遇都要掏錢了。可能會有人說這不公平,有錢的可以不在乎,這是專門針對窮人的政策,但很無奈,世界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現在大明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糧食問題,這個問題必然解決。徐光啟那邊已經著手研究玉米等作物了,而在求極宮裡也開始改良各種糧食種子。而宋應星推薦的涂紹煃,也不斷的在找著莊稼所用氮磷鉀,搞了萬畝實驗田,在以窮舉法開始研究。
現在又開闢了河套、遼東兩塊土地,下面需要的又是臺灣這塊地方了,只要撐過這幾年,以後大明的糧食一定會自足自給的。
朝鮮之戰暫時告一段落,兵發臺灣!(未完待續。。)
第825章三族會盟
正在河套的閆應元從開春到了初秋,一直奔波在草原之上,現在的河套地區,今日的戰鬥結束,終於沒有了蒙古部落。在這裡沒有別的,就是圍追堵截四個字。二萬將士一個個練的鐵一樣的身子與意志。
“閆帥,此次算是清理乾淨了,再也沒有韃子了。這都半年了,可以向皇上報捷了吧?”曹變蛟那英俊的黑臉,也曬的更加黑了,不過還是喜歡穿白袍。
“是啊,終於結束了,皇上一直盼著,蔣秉採那樣也不住的催問。可這蒙古韃子,他們那四條腿一點不比咱們慢,哪裡那麼容易給追堵上。現在算是平了。不過他們再遷回來,那是以後的事了。現在向皇上報捷,我們打遼西去。”
這話一說完,圍繞在旁邊不遠的天應軍一個個高興壞了,年紀大小的都一個個的怪叫起來。對於天應軍來說,遼西是一個痛,他們許多的袍澤在那裡送了性命,他們在那裡吃過敗仗,那裡有他們的恥辱,有他們的仇恨。趙率教在那邊的動靜他們當然眼熱,在他們的眼裡,打再多的蒙古兵,也不如打一支建奴隊伍來的實在。
現在皇上那邊就等著這邊平定了蒙古,然後從林丹西遷的路殺到遼西。在那裡再行征戰!他們哪裡不盼望著快點過去。但這邊的蒙古諸部,太過稀少,捉捕起來相當的費勁。好在由著閆應元的大拉網,以及建光報站的方法。那時蒙古諸部的災難才開始起來。更加因為大同精忠軍的成長,使得每一處光報站都固若金湯,更本不可能攻破,有了這樣的優勢,蒙古諸部除了渡河而走就只剩下被擒這一條路了,所以最終將蒙古諸部抓的抓,趕跑的趕跑了。
此次經過半年的奮戰,共捉俘虜二十餘萬,所獲的牛羊更是無數。全部就近押往了歸化城或者是天門城,更是極大的促進了天門城的經濟騰飛。
閆應元當然知道一旦這邊可以抽身而出。完全就可以開始皇上的遼西圍剿計劃。到時候無須別的。只要在遼西草原上,破壞生產,就可以徹底的讓建奴與遼西蒙古部,無論休養生息。他們的糧食就是牛羊。那些東西遷徙慢。圍繞著一圈的都是大明邊牆。整個就是一大口袋。口袋裡面的建奴與蒙古諸部,又與牛羊何異?
大同鎮、宣鎮等河套地區,派兵前往河套地區協同大同精忠隊與天仇軍駐防。國境線前移了。再在後面駐守著,就成了笑話了。特別是大同鎮,早已經過練兵,以前讓他們去歸化,還一百個不願意,現在再不去可沒有什麼好說的了。
蔣秉採,河套地區也加快墾荒、開拓牧場的程序。墾荒勞動力費的多,現在養牛、養馬可是一個大好的時候,也是天門城與歸化城重要的專案之一。大明需要的畜力相當之多,以前的茶馬生意就是為了從蒙古等地換來大型牲畜。還禁止殺牛,就是因為大型的牲畜少的原因。
而現在,有大塊的地方,又有大批有經驗的蒙古戰俘,當然得利用上了。特別是現在遼東建設,需要的牲畜更多。這一行業當然得全力發展了。
蔣秉採現在基本上處在整個大明最為關注的焦點之上了。皇莊經濟早已圍著岱海不斷的開拓著,這裡基本上已經成了京城南海子的放大版。
現在已經天門城到歸化城的有軌馬車已經在鋪設之中,預計秋天時可以全線貫通。
好象一切都在向著美好的一面發展著,但偏偏事與願違,就在這樣的大好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