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 頁)
他得了個小三元去。
宋先生自然不是能自省的,不正視自己的問題,反倒是覺得李玉山在官場待久了,可能認識知府大人,讓他偷偷的給兩個弟子走了後門。
也幸虧宋先生還有幾分理智,只把這個猜測壓在心裡頭,否則這話傳出去的話,不只是李玉山,恐怕知府大人都要拿他是問。
姓宋的兀自猜忌李玉山,這些李玉山是不知的,不過兩人同窗的時候沒少打過交道,李玉山不喜這個人,覺得他心思狹隘,向來不跟他來往罷了。
見李玉山不大搭理自己,宋先生心中憤怒,臉上卻要保持住笑容,看著倒是有幾分扭曲:“這位就是傳說中的小三元吧,看著年紀倒是真不大,也難為你能拿到這個好成績。”
章元敬只是假裝害羞的笑了笑,心中不知這位打得是什麼主意:“多謝先生誇獎。”
宋先生一聽,頓時覺得李玉山的徒弟跟他一樣的惹人厭惡,一點兒謙虛都不懂,狂妄的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誰:“既然在座的都是讀書人,又難得遇到龍舟盛會,不如咱們來比比詩文,也算為這次的龍舟會添一些錦繡。”
李玉山眯了眯眼睛,覺得這個姓宋的簡直是自取其辱,淡淡說道:“既如此,不如老夫先來賦詩一首,算是給大家開一個頭?”
宋先生一聽,立刻說道:“李兄,咱們這些年紀大的還湊什麼熱鬧,既然孩子們都來了,就讓他們下場試試看,也好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李玉山算是知道他打著什麼主意了,宋先生卻不等他回答,立刻轉身說道:“文意,你先來一首拋磚引玉如何?”
那個叫文意的學子立刻拱手答應,張口就來了一首詩,確實是朗朗上口十分貼合。
但李玉山是誰啊,一聽就知道這裡頭的貓膩,這首詩不但是提前做好的,還很有可能是這個宋先生親自操刀的,可見他今日是有備而來!
他微微皺眉,帶著幾分不悅冷笑道:“古有曹植七步成詩,如今你這弟子倒是比曹先生還要厲害一些,也不知道暗地裡下了多少功夫。”
聽見他們要鬥詩,周圍自有一些讀書人圍了過來,聽了這話哪有什麼不明白的,有幾個忍不住撲哧一笑,氣得宋先生惱羞成怒的瞪了一眼弟子,暗怪他連裝樣子都不會!
那個弟子也是無辜,心中暗道這明明是事先說好的,如今漏了餡卻全怪了自己。
宋先生卻還不肯罷休,眼睛看向對面兩個孩子,逼問道:“你們誰人來賦詩?總不至於兩個人一首詩都做不出來吧,還是說,表面看著光鮮肚子裡頭都是草包。”
這話卻讓周圍的讀書人都皺了眉頭,章元敬好歹是小三元,他要是草包的話,他們這些人算什麼,莫非是連草包都不如?
李玉山冷笑了一聲,看了一眼躍躍欲試的李子俊,轉頭說道:“元敬,既然有人懷疑你小三元的真材實料,你便拿出點本事來讓他瞧一瞧。”
章元敬只覺得頭皮發麻,他實在是不善於作詩啊,只是這種時候沒有條件也得創造條件上,哪有他迴避的餘地,今天要是不迎戰,明日滿天下都得說他浪得虛名了。
章元敬深深吸了口氣,露出個笑容來:“學生來之前沒做準備,還請各位給點時間想一想,也好不辜負了這位兄臺的好詩。”
宋先生卻道:“自然可以,不過可別想到明日還沒出來。”
周圍的人難免皺眉,覺得這個姓宋的好歹也是進士出生,雖說是同進士吧,但年紀都可以做人家爺爺了,這會兒咄咄逼人的模樣可真是難看。
也有幾個知道宋先生那點心結的,對他不敢衝著李玉山,反倒是對個孩子下手也頗為看不上眼,暗道也難怪這些年越混越差,實在是人品不行。
章元敬思索了一炷香時間,宋先生已經催促了好幾次,他才勉強得了一首,朗聲念道:“鼓聲鳴雷愁劈浪,下到青江見龍王。兩岸十舟行人呼,保我大興五穀昌。”
話音剛落,卻聽一個鼓掌聲叫好聲傳來,眾人回頭一看,卻是青州縣的父母官趙大人滿臉是笑的走了過來,說道:“這詩好,意思也好,這次龍舟盛會,可不就圖我大興一個五穀豐登嗎,平安,你這話可說到了我心坎兒去了。”
宋先生的臉色都綠了,他是斷然不肯相信一個八歲的孩兒,一炷香的時間就能做出這種詩來,心中已經斷定他肯定是提前做好了的,說不準還是李玉山這老兒親自寫的。
宋先生一邊罵自己蠢,早該料到李玉山那樣老奸巨猾的肯定有所準備,一邊又只能跟著縣太爺叫好,他敢明目張膽的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