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第3/4 頁)
做的,你也怎麼做,別生事,我們也不會找你的麻煩。李湛一個勁兒的套近乎,不叫族兄,而直呼兄長,李詢卻不接茬,只稱李湛為族弟,自稱為鄙人,顯然並不想跟李湛太熱乎。
李湛壓住心頭漸起的火氣,好言解釋道:“小弟如何不想效前輩之法,只是,如今西北大軍換防,兵戶也都對調安置,但退回的土地卻不夠新來的兵戶安置,如今小弟已經組織人手開荒墾田,但幾萬人張著嘴要吃飯,府庫存量已經告罄,荒地雖然可種,卻不能解燃眉之急。所以今天是來想兄長討個法子。”李湛見他不接自己丟擲的高帽,乾脆不再繞彎子,把現在的情況直說。這土地本來李家就吞得最多,現在的爛攤子是你弄出來的,你不出錢,讓我怎麼辦?
顯然李詢並不認為這件事要李家來負責,涼州大小世家趁機吞沒土地的有多少,這種情況又何止涼州一地,全隴右的世家都抓住了這個機會,怎麼偏就李家被盯上,何況這種事情自家不做,別家也會做。至於沒法安置的兵戶,那也是皇帝自己搞出來的事,好好的非要把人家連根拔起,其中也有不少李家人,那地本來也是李家族中的,憑什麼不該由李家族中收回。再說,也不過十來萬人,那年災荒的流民沒有這麼多,既然是朝廷弄出來的亂子,自然該朝廷收拾。朝廷就該撥款撥糧把人安撫住才是,怎麼能把這件事扣到李家頭上來。
李詢嘆了口氣,笑道:“我也能體諒族弟的難處,不過為兄也有為兄的難處,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啊,隴西李氏姑臧一房,光涼州就有上萬人,都是指著族裡生活,這還不算依附於李家的門客佃戶部曲,這麼一大家子人,人人都要吃飯,分多一分少一分都有人抱怨。家裡也難啊,涼州本來就是貧瘠之地,加上這兩年年景不好,不是旱災就是飛蝗,各個莊子上的出產都少了一半還多,佃戶們不僅交不上糧食,還要從家裡借,哎,都是可憐人,也不能看著他們餓死,也只好我們儉省一些。就這樣,還有族人時常來吵鬧,還有人來求米糧餬口,為兄已經是不勝其煩,但大家都是一家人,他們都捨下了臉來,少不得要相互接濟幫忙。”
李詢終於自稱了一句為兄,卻為的是暗諷李湛跟那些人一樣是過來找長房打饑荒的。
李湛何嘗聽不懂這個意思,不過他宦海沉浮多年,臉皮的厚度還是很經得起考驗的,臉色絲毫不變,笑道:“也難為族兄籌謀了,不過若是那些兵戶仗著人多鬧起事來,小弟來此地時日尚淺,也調不動什麼人手,恐怕也阻攔不住啊。再過不到一個月,田間的小麥也要收穫了,若是那些兵戶餓了肚子,不管不顧的鬧將起來,怕是受損失的還是族中啊。”
李湛還是好說好商量的口氣,但是言語之中卻帶了威脅之意。李詢聽他如此說,面色微微有些沉了下來,想了想說道:“不過是些江南的蠻子,能鬧出什麼事來,族裡的部曲、佃戶也不是吃素的。他們敢來惹我家,不才身為族長,自當組織族人自保,相信就算有些族人行動過激,朝廷也會體諒我們的難處,免於責罰。”這段語氣生硬,是在回應李湛的威脅,繼而口氣轉軟,笑道:“當然,既然是族弟初來乍到,又是頭一次跟我開口,我這個作族長的,也少不得要幫一幫你,畢竟祖上早已聯了宗,都是一家人,你做這個涼州刺史,我們多少也要幫幫你,你的考評若是不好,人家也會說我們隴西李氏人才不濟。這樣吧,庫裡還有些存糧,你儘管悉數拿去。”(未完待續)
正文 第三百六十二章 上榜
“二千石,他怎麼好意思拿給我!這麼點米夠幾天吃的,我可是要安置幾萬人啊!那些分到地的,也有誤了農時的,總不能一點不給,老弱婦孺少發些米糧也罷了,那些在打井、築城的漢子可是要實打實吃飽了才能幹活。”李湛從長房府裡回來,一路上就沉著臉,回到家裡,終於忍不住發作了:“當真是打發叫花子了。”
涵因笑道:“別生氣了,咱們不是開始根本就沒打算從它那裡弄到錢糧麼。現在有兩千石還也算是賺了。”
李湛冷笑道:“當真是豪門大戶,連我這個刺史都要低三下四的看他們的臉色。”
“姑臧一房,光是族人就有上萬,加上依附在他們田莊的佃戶、部曲,數萬人也是有的,他們若想挑事,真的不好辦呢。現在他家吞掉的田地,估計已經分了下去,若是強行要回來,只要族長略加煽動,你就壓不住。”涵因說道。
李湛略微平靜了一下,分析道:“想要彈壓必須有兵,手中有了兵,他們就不敢妄動,但我這個兵馬使許可權太小了,再加上張克行跟我不對付,一時半會,我還真調不出兵來。”說到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