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第3/4 頁)
寂寞。
隨著;土豆和玉米的推廣;人們的糧食也多了;還有縣中水利的建設使得左雲的用水得到了改善;有見黃土上日日的冒出了新綠。
雖然遠離了家人和朋友;屈儀奉還是有些成就感的。
218 南歸
葉惟世帶著一家人乘著華家的海船往南行。
這沒有乘慣海船的人;第一次乘船;都吐的一塌糊塗。
相比起來;還是和孃的暈船比其他人要好一些。但是;苦於小腳;平衡差;自己行動都不方便;更別說照顧他人了。
幾天後;船來到了琅琦。他們在海上漂了七;八天;上岸後;腳踩在地上競有一種頭重腳輕的感覺。
這是和娘和她的兩人丫頭第一次來到南方。南國春早;北地還未脫去棉衣;這裡正午只需穿單衣了。這海景和島上的建設和設施;比北京都不差。和娘和那兩丫頭見了都很滿意。特別是溫泉;泡後疲勞感頓失。
除了葉惟覺的鄉音親切外,其餘的三個人聽著閩地方言;那真是到了“鳥語之鄉”。
環姐替她們準備好了房間。帶著他們去了房間。
環姐原是葉家舊人;見了葉惟世滿眼是感慨。
惟世也一眼就認出這位曾在祖母身邊的丫頭環姐。環姐曾經很得祖母的喜愛。祖母去世後;她去葉家族墳替祖母守三年孝;這樣;逃過了那一劫。
當年;葉家在莆田也是一個望族。爺爺葉明心是葉家的當家。管著族裡的事務。
後來;劉榮華查文字案;硬是把他家祖上的留傳下來的文章;說成了反清復明的宣傳。葉家的祖上的確是參加了反清復明的活動;葉家與洪門的關係密切。
葉家受到了清查;掌門人要被砍頭。當是;惟世的父親是家中的長子。他把族裡的事物交代給了弟弟葉邦田;自己陪著父親赴了死難。
在家族封查之前;葉家老太爺;就把傭人遣散;又想法把長孫送出去。
環姐和葉惟世談到了往事;都悽然淚下。
和娘過來;見兩人神色暗淡;問道;“什麼事?”
葉惟世說;“沒有什麼事;長久離開了家鄉;聽到鄉音;讓人感慨。”
和娘驚訝道;“家鄉?你不是蘇州人嗎?”
葉惟世道;“我從小和弟弟住在閩地;父母去世後才去了嬸孃那裡。”
環姐原就是個人精;加上和華家人相處了一段時間;聽的懂官話。聽的他們夫婦倆的對話;知道葉惟世並沒有把自己的出身告訴和娘。再和葉惟世說話時就十分小心。只是照顧他很是用心。都按他當年的喜好行事。使得葉惟世真有歸家的感覺。
惟世見到自家舊人;也是倍感親切。兩人說好一起去祖墳祭拜。
環姐告訴他;“我將你祖父母和你父母的牌位都寄放在了這裡的媽祖廟裡。可以先去祭拜。”
惟世應了。和和娘說了一聲後;和環姐帶著香燭錫箔往媽祖廟去了。
文碧對和娘道;“那環姐與姑爺分明是舊識。”
和娘也覺著奇怪;但是此地語言不通;沒法打聽詳細。讓惟世的小廝幫著打聽;那小廝也聽不懂閩話。
家裡又沒有其他的傭人;來幫忙的人也是一口南音;無法聽懂他們說些什麼。
倒是原來華家保安隊的人聽說了惟世帶了新娘子過來;十分好奇;過來探望。
在一起生活了幾年;特別是兩個和自己一去從福建逃生的夥伴。大家相見更是親切。
環姐治食招待眾人。大家一起敘舊說今的熱鬧了一番。
惟世問起華家兄弟的去向。被告之楚源與楚濂帶著徐雪樵等人去了德化;他們在那裡等他。
聽了這話;惟世更是放安了心。
三天後;葉惟世一行人起程繼續向德化行。這次有環姐跟著去。過了江;乘馬車向莆田而去。這條道路也已經修好;兩旁種著樹木;都已成蔭。
到了莆田;找到華記客棧安住下了。惟世和環姐就出門;去城外葉氏祖墳祭掃了一番。
惟世見自家墳地十分乾淨;知道有人照料;環姐每年清明;冬至都要過來掃墓。心中十分的感動。
又和環姐一起去南少林寺拜見了萊山。
萊山在方丈室接見了惟世。兩人談話良久。請他們吃了素齋。還派了人護送他們去德化。
在莆田停留了兩天後;他們起程去了德化。
德化地勢已高;是山區。雖然是山區;但是因為自宋元起就做外貿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