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第2/4 頁)
們隱瞞。
他說;“這個案子;無論如何判;都要擔當一頭的罪名。如果從了王二狗;擔的就是亂倫之罪。要是從了王嬌娘;那就是壞人婚姻。兩個罪相比;壞人婚姻是輕;故而選了輕的那一個罪名。”
聽的人也都點頭稱是。
當地的父老;倒是認為這個縣令是“少年老成”。
這種事情;紅花會會很快的傳去給范家知道。十三娘聽了自然有一番喜歡在心頭。
屈儀奉是早就知道;這縣裡的校書院有的是紅花會的耳目;所以;規規矩矩的;並不敢涉及那種煙花場地。加上他做縣令不貪墨;不亂加稅。反而;組織人修水利;整道路;鼓勵工商。所以官名甚好;也得到了當地的父老承認。
亢承明也成了他的好友。他在左雲發展了自己的交際圈子。
不久;有一個案子讓他名聲大增。
這也是一個民事案。
縣中有秦姓的兩兄弟。秦大常年在外經商;而秦二在家管理家務。秦大賺了錢;就拿回來讓秦二買地置產。二;三十年的經營漸漸;這秦家也富了起來。頗有田產。
後來;秦大生病;回到左雲養病;不料被秦二拒之門外。
秦大不服;告到了前縣令前。在左雲很多人都知道秦家是如何發家的。但是兄弟兩人之間並沒有留下什麼契約書;或轉帳的記錄。秦二刻意賴帳。秦大拿他也沒有辦法。
而前縣令雖然知道這秦二是無理;但是也沒法子為秦大申冤。這案子就成了遺留案;放在了屈儀奉的案頭。
屈儀奉仔細讀了案卷;又問了知情人;都道那秦二為人不地道;吞了兄長的財產。
連亢承明也說那秦二貪心;“苦在這案子沒有證據;那秦大如何知道自己的兄弟竟然是這種人!”
屈儀奉對這案子想了些時日;他並不是個循規蹈矩的人。叫來了紅花會的人;細細的問了周邊縣的大盜情況。
這日;他派人將秦二叫到了縣衙。
拿出了一份狀子;對秦二說;“現有某大盜在右玉縣落了網;說是你家是他的窩藏;他將盜竊之物都送交與你;由你在這裡置產。這張狀上寫的明明白白。”
將狀子給秦二看。秦二見上面果然寫的明白;還有畫押和手印。頓時就著了慌。
直叫冤枉;“小民怎會通匪;我那財產都是自家所掙的;哪裡與他相干。”
屈儀奉道;“你這些年來;在家鄉並沒有外出;這鄉里鄉親的;都知道各家的家底;你家如何有錢能賣地賣房?自然是得到了橫財所至。”
“這真真是天大的冤枉;我家的財產都是清清白白所來。還望青天明察。”
屈儀奉也放軟了聲音;“你是我縣的子民;我也不希望你是通匪的。只是;人家這裡條條有據。你讓我如何信你?”
秦二道;“我也能將我的財產來歷一一寫明的。”
屈儀奉故作思考狀;過了一會子才說;“如果;你能真的把自己的財產來源寫明;我將說明拿去駁他;替你反告他誣告陷害。還你清白。”
那秦二聽到屈儀如是說;哪裡有時間想其他的;在書記官的幫助下;把那秦大何時拿錢回來;他們何時買的地產;一筆一筆的十分清楚。寫完後;畫了壓;交給了屈儀奉。
屈儀奉接過狀子細細看來。大體和自己所知的情況差不多。
他並沒有放了秦二。而是讓人請了秦大來。
秦大這幾年因病住在左雲;窮困不堪。又因為官司久判不下來。他也早就灰了心。新來的縣令太過年輕;他對這事不抱有信心。
這天被喚到了到縣衙;他還是象在夢裡一樣;等到年輕的縣告訴他拖了幾年官司判決。他久久不能相信。
這件官司的判定;讓屈儀奉得到了好評;縣中的父老對他也更加尊敬。屈儀奉的名聲更是大增。
又因為;屈儀奉對外姓的是華。加上前年華記客棧曾經在這一帶救災;在當地已經是很有名望。大家得知他是華家子弟對他很是友好。
十三娘自然是知道他的各種情況的。透過了紅花會在縣府裡安排了自家的王媽;照顧他的生活起居。
華記客棧原有菜園子;種些瓜菜供應客棧。每日也會讓人送些蔬菜瓜果到縣府;府上三兩個人;開銷也不多;有些重活;王媽出面讓客棧的人來幫忙;那些人也很快就能替她做停當。根本就不用屈儀奉操心自己的生計。
他在公務之餘;和當地的文人們談詩論畫;也在縣裡名勝古蹟遊玩;日子頗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