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1/4 頁)
他是準備考上了舉人,然後把自己在趙家莊的老房子重新蓋起來,讓老趙頭去住的,畢竟他自己都是舉人了,還讓親爹住那種房子,會被人詬病,這方面,他務必做到沒有瑕疵。
當然,至於老趙頭讓誰跟著一起住,這他就不管了,房子的地契在他手裡,而且一個鄉下的房子,他也根本沒有放在眼裡。
如果能用這一個小小的房子,讓大家都安生,他一點兒也不介意。
再討厭這些親戚,可是從血緣上來說,這些人是趙水生的至親。
如果他光顧著自己一個人過的好,而讓兄弟們過的特別差,就是以後當官,也會被人參的。
所以,捨棄自己一點利益,也是應該的。
“爹爹,你是不是要出遠門?”楚楚奶聲奶氣的問趙水生。
趙水生把女兒抱起來,笑著問道:“你是怎麼知道的?”
“祖父不是經常問你什麼時候出發嗎?”楚楚說道。
連楚楚這個小丫頭都知道,老趙頭經常過來問話。
“爹爹是要出遠門,不過不是現在,就算爹爹出去了,也很快都會回來的,到時候爹爹給楚楚帶好吃的東西,好不好?”趙水生笑著說道。
楚楚想了想,“還是不要太多了,我現在太胖了。”
一句話,把李梨花都給逗笑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楚楚這丫頭覺得自己長得胖,前段時間,還想少吃飯,只是抵擋不住美食的誘惑,還是給吃完了。
吃完了又後悔這麼小的丫頭,胖乎乎的正好看呢,為什麼會覺得太胖了?
“胡說!誰說我們楚楚胖的?你這樣正好,等你長大了,就瘦起來了。不信你問你娘,她小時候就是這樣的。”
楚楚大眼睛就朝李梨花這邊望過來,李梨花趕緊說道:“是啊,你爹爹說的對。”
“哦,那我,我還是多吃一些吧。”不過,“爹爹,娘,你們從小就認識啊。”
要不然怎麼說娘小時候就是這樣?
兩個大人只好承認他們小時候就認識,其實根本就不認識,只能說,認識了兩輩子了,也勉強算是吧。
楚楚雖然小,可是卻很聽話,李梨花帶著省不少事兒。
家裡雖然比鄉下的條件好許多,可是每次去鄉下的時候,她也沒有表現的嬌滴滴的,只除了不願意她大伯母給她喂東西。李梨花想著,該不是她在自己肚子裡的時候,就這樣吧,那次自己因為何翠姑給自己夾菜,自己突然就吐了,說不定還真是那回事兒呢。
眼看著趙水生去省城的日子越來越近,李梨花也抓緊時間給他收拾東西。
在去年的時候,他們又買了一個男孩兒,給趙水生當書童兼小廝,起名叫做永安。
把東西收拾好了,李梨花還專門跟永安交代了幾遍,務必要照顧好老爺。
永安別看才十一二歲的樣子,可是人很機靈,把李梨花交代的話都記在腦子裡了。
就這樣,七月下旬的某天,趙水生就帶著永安出發去省城了。
一般鄉試會在八月上旬,所以說,趙水生是趕不回來過中秋節了。
於是今年的中秋節,李梨花不準備大辦,就她和楚楚,外帶幾個下人一起過了。
張芸兒也剛剛有了身孕,所以跟趙家莊那邊說了,今年就不過去過節了。而李梨花更是不用過去,畢竟趙水生都不在呢,她過去幹什麼?
老趙頭倒是覺得可惜,不過何翠姑卻覺得很好,因為今年是輪到他們做飯了,兩家都不來,正好給他們省了東西了。
再說趙水生,他帶著書童用了幾天的功夫,就到了省城,省城這地方,他以前院試的時候來過,所以熟門熟路的。
加上是秀才的身份,所以很快就訂好了房間,只等著鄉試開始。
當然,同行的一行人也不少,都是縣學的學子,彼此都認識,也熟悉。
只不過,因為提前來了,所以有些人心思就動了起來,想找一找那些風、流之所見識見識。
文人上青樓,也是屬於風雅之事。根本沒有人說什麼。
趙水生也一起去過,不過只是喝酒聊天,畢竟不能不合群,但是真正留宿的沒有幾個。
以後在官場上,這樣的事兒不少見,趙水生倒是一點兒也不怯場。畢竟嘛,上輩子見識的多了。
很多人喜歡把事情放在這風、流場合裡談,他當初都在一個花樓裡設了暗探,知道了許多大臣的不少*。只不過這些大臣都不知道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