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1/4 頁)
接著第二波報喜的人也來了,敲鑼打鼓的,李梨花又散出去不少紅包。
附近的鄉紳更是不用說,舉人老爺的名頭可比秀才老爺要好聽多了,要不是因為正主不在,不方便過來,都早就親自過來了,就這樣,也派了各自的太太過來恭喜,賀禮都送了好多,快擺不下了。
張芸兒過來幫忙,都快忙不過來了,這樣的賀喜一直持續了好幾天,直到趙水生回來,然後又是一撥,那就是趙水生自己招呼了,李梨花把那些賀禮登記在冊,以後也好回禮。其中綢緞很多,都是上好的。竟然還有人送房契和地契的,只是被李梨花給拒絕了。
這些人的品行都不瞭解,貿貿然的收下,那不是給自己家找麻煩?
再說,多貴重的東西她都見識過,所以這些好東西,她還真不稀罕。
老趙頭和梨花爹也知道了趙水生中舉的訊息,梨花爹高興的恨不得仰天長嘯。
而老趙頭呢,直接喝了一壺酒,然後去了墳上,告訴老祖宗去了。
他家祖墳上真的冒青煙了!
“爹說想要在咱們村裡請請客,二弟,你覺得呢?”趙金生過來問趙水生。
孩子出息了,就要顯擺顯擺,老趙頭就是這個心思。
☆、第六十一章 處理
“我直接在鎮上的酒樓請吧,趙家莊就不必了。”趙水生說道,“大哥幫著請請人,到時候都來鎮上來。”
到酒樓請客,方便的很,再說,還有些鄉紳,他覺得在鎮上請人更好一些。趙家莊又沒有自己的房子,要請客,只能是在大房的房子裡,趙水生不樂意。
趙金生只好把趙水生的決定告訴了老趙頭。
老趙頭鬱悶,可是現在他已經完全做不了趙水生的主了,於是正好妥協。
於是選了一個好日子,在鎮上的酒樓裡定了十桌酒席,把大家都請了來。
兩桌上等席,坐了鄉紳等人,加上老趙頭,趙四爺,趙二叔還有趙家的長輩們。
李梨花是陪著女客們在另外的屋子裡,同桌的還有一個也是桐城縣的舉人馮舉人的太太馮太太。
馮舉人是六年前中的舉人,五年前沒有去春闈,三年前倒是去過,可是沒有中。不過家裡透過這六年的經營,也是很富裕了。
馮太太長得很富態,穿戴比他們這些鎮上的人要好的多了。馮太太家裡現在是住在桐城縣的,今天帶著女兒過來的。
在見禮的時候,李梨花就給了馮小姐一個荷包,當作是見面禮。
馮太太暗道,這位趙太太雖然是農婦出身,可是該懂的禮卻都懂的,倒是收起了有些輕視的心,和李梨花微笑著說起了家常。
李梨花上輩子不知道給多少人送過見面裡,雖然後面進宮了,當了皇后,別人誰也不會敢找她要見面禮,她也是憑著喜好給人見面禮,誰也不敢說什麼。反而以能得到她的見面禮為榮。
可是她沒有出嫁的時候,在孃家不知道見了多少次,她娘給人見面禮的事兒,根本就是小菜一碟。這些應酬一點兒也難不倒她。
馮太太大概是和幾個鄉紳的太太都認識,人家看馮太太都跟趙太太有說有笑的,就沒有人不識趣,說什麼酸話了,總之是主客皆歡。
吃完了飯,有些人就陸續告辭了,馮太太隨著李梨花去了旁邊的套間,笑著問道:“今天怎麼沒有把你家千金帶過來?”
李梨花也笑道:“小孩子覺多,讓丫鬟和她奶孃陪著在家裡呢。”
“也是,這酒樓里人多,孩子小呢,還是不要出來的好,對了,明年趙舉人去不去京城?如果去的話,剛好可以跟我們家老爺一起做伴。畢竟,京城那地方,我家老爺去過一次,比較熟悉。”
馮舉人明年也準備再去科考的,家裡現在也不缺那些錢了,考上了能更進一步,何樂而不為呢?
“正打算明年去京城呢,如果有馮舉人帶著,那就再好不過了,不知道馮太太明年一起去不去?”李梨花問道。
馮太太道:“家裡老人孩子一大堆,我哪裡走的開,只讓平時伺候我們老爺的人一起過去了,好在都是平時伺候慣了的,我也放心。”馮太太說的是馮舉人其中的一個小妾,丫鬟出身,賣身契在她手裡,也不怕她弄出什麼花樣來。
李梨花笑著點頭,馮太太問道:“趙舉人是一個人去,還是?”
“我家老爺是想帶著我和孩子一起去看看京城的風景,免得我們什麼都沒有見識過,到時候鬧了笑話。”
馮太太心道,這趙舉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