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2/4 頁)
群臣皆驚,朱棣卻笑得如沐春風。起身雙手微抬,道了聲“平身”,然後根本不等司禮監的總管再說下面的程式,直接抬腳走下大殿,朝門外而去。
朱高熾跟在他身後,群臣再跟在朱高熾身後。當他們到達奉天殿外時,竟然看到下面的廣場上,密密麻麻站滿了跟隨朱棣起兵靖難的數十萬大軍。
將士們衣甲鮮明,列隊整齊。見到朱棣出現,齊刷刷的跪下地去,再次山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那驚天動地的氣勢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震撼。
朱棣很高興,朱高熾看得出來。只是礙於現在自己皇上的身份,他不便跟以往一樣表現出來。但他知道在朱棣心中,這些將士才是能夠真正讓他熱血沸騰的根源。
前有百萬雄獅,後有滿朝文武,所謂的君臨天下,威澤四海,想必便是如此了吧?
登基大典翌日,朱棣即下旨捉拿建文朝“奸臣”黃子澄、齊泰。
而此時,這兩人都已經不在京城。早在朱棣打進皇城之前,他們就以招募軍隊勤王之名離開了應天。
其實說到“奸臣”兩個字,那也得看從哪個角度來說。在朱允炆眼裡,其實黃子澄齊泰都是忠臣,雖然他們在用兵打仗方面實在是不怎麼樣,但無論他們做什麼,的的確確是為了他好的。
就算他們讓他削藩,其實也是為了鞏固建文朝的政權。畢竟一顆大樹,主幹太弱而枝椏太強,絕對不是好事,遲早會倒。所以他們想要砍掉這些強大的枝椏,也無可厚非。只是,他們唯一做錯的一點,是低估了朱棣的實力。
不過,這實在也怪不得他們。要一個只會四書五經,孔孟之道的文臣來做排兵佈陣,抵禦強敵的事情,的確有點為難他們。
六月底,黃子澄齊泰在江浙一帶雙雙落網,被抓回應天,朱棣以謀反罪下旨將兩人凌遲處死,禍罹九族。
朱高熾得知黃齊二人要被誅滅九族的訊息,還是馬三保跑來告訴他的。
那時候他正在武英殿逗弄小瞻基,馬三保氣喘吁吁跌跌撞撞跑進來,連門口的太監都未通傳,還沒見到人就直接吼開了:“太子殿下,不好了,你快去御書房看看皇上!”
朱高熾手裡還抱著瞻基,抬起頭來有些疑惑的看他:“父皇怎麼了?”
馬三保正要說話,卻看了看一旁的張雲舒,遲疑了一下才開口:“不知道怎麼說,殿下去看看就知道了。”
朱高熾看到馬三保為難的神色,忙點點頭,將兒子交給雲舒,轉身就和馬三保一起走了出去。
出了武英殿大門,朱高熾就問道:“到底怎麼回事?”
馬三保也不再隱瞞,邊說邊跟上他的步伐:“郭將軍抓到黃子澄和齊泰了,今天早上才押回來的。”
朱高熾原本走得極快,一聽到那倆老傢伙的名字,腳步卻嘎然而止,害得後面的馬三保直接一頭就撞到他後背上。
“抓到他們了?”朱高熾一驚,想到歷史上有名的壬午之難,不由得一身冷汗,“父皇是不是要將他們凌遲處死,誅滅九族?”
馬三保一怔:“你知道了?”
朱高熾倒吸口冷氣,心說不是他知道了,而是早在N多年前就在歷史書上看過了。只是那時候他只把朱棣當歷史人物,還在心裡罵過朱棣太血腥殘忍。沒想到,這事眼看就在發生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凌遲處死,那是一種非常殘酷的刑法。據說要在人身上活活的剜上三千刀,才能讓人嚥氣。這種刑法光想想就讓人毛骨悚然。
大熱天的,他竟然不自覺的打了個寒戰。轉身也不再管馬三保還要說什麼,拔腿就往御書房奔去。
到了御書房門口,看到外面的一眾太監侍衛都跪在地上,瑟瑟發抖。很明顯,他家皇帝老爹正龍顏大怒。
果然,還沒走近,就聽到朱棣的聲音:“朕現在是皇帝,要殺個人還得向文武百官請示不成?”
接著是徐儀華的聲音:“臣妾不是這個意思。臣妾只是覺得,黃子澄齊泰雖然罪該萬死,但畢竟他們已經上了年紀。殺人不過頭點地,皇上要殺他們可以,但也不需要用凌遲這樣殘酷的刑法。皇上剛剛登基,三年靖難之役已經讓百姓苦不堪言,現在該做的是休養生息,籠絡人心,如此殘忍的對待建文朝的遺臣,恐怕會引起天下文人不滿”
“皇后!”
朱高熾在外面聽到朱棣拍桌子的聲音,想必徐儀華這番話肯定讓他怒不可遏,忙推開門踏了進去。
朱棣和徐儀華正在對峙,劍拔弩張,誰也不讓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