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第2/4 頁)
。
其中側妃的爭權奪利,莞娘管不了,也不想管,她只盡最大的努力為王府守住一分的元氣,不讓王府捉襟見肘。自打孔家人來尋過秦王后,莞娘發覺秦王的脾氣越來越不好。
有時候她想如果自己能同趙鐸溢一起離開該多好?
莞娘明白趙鐸溢是不會離開的。
又過了幾日,王府總算是恢復點了生機,一封來自江南的急報震動了整個京城。
蕭睿華在急報上說,河堤很危險,懇請皇上早做決斷,同時蕭睿華承上了各種偷換石料築地壩的證據,封了河道總督,蕭睿華以雷霆萬鈞之勢,連著逮捕了江南大小進兩百餘名官員,光是審問出來的罪證就足足有三尺厚。
這還只是在江南,京城的官員不知牽連進去了多少。
蕭睿華在秘折上懇求皇上調兵支援,因為在河堤即將絕口時,慘雜了亂黨閃動百姓的事情,河堤絕口只要賑災得當,足以安撫百姓,可一旦災民被亂黨鼓動,既有可能造成江南譁變。
江南可是大明朝的重中之重,一旦江南戰亂,蠻夷趁此南下,大明朝許是就亡了。
皇帝接到這樣的摺子哪能不生氣?
蕭睿華雖然沒明說,但從證據中可以看出其中有太子一系的手筆,這群動搖國本的官員大多是太子推薦上來的,太子在江南光偷換石料一項就沒少摟銀子。
皇帝又氣又怒,當庭質問太子為何要這麼做?
太子的病本就沒好,被皇帝這麼一嚇,舊病復發,不省人事。皇上並沒因此饒過太子的屬臣,太子東宮的屬臣整個清洗一遍……在皇上整頓太子屬臣時,其餘皇子看到了掀翻太子的機會。
但凡是有野心的皇子紛紛跳出來指責太子,把太子的罪證呈交給皇帝。
皇帝本來還挺高興,誰知不利於太子的證據越來愈多,這件事鬧得越來越大,皇上此時想要剎車已然是不能,皇子們群起而攻太子,他們所爆發出來的政治力量,讓皇上感到了畏懼。
對太子他們沒有一點的兄弟情誼,那麼對他呢?
今日他們齊心合力對付太子,明日他們會不會齊心合力對付他?
皇帝見事情越發的不可控制,朝臣已經醞釀廢太子的事了……皇帝把姜二爺叫來,讓他坐鎮京郊大營,皇上只能透過楊帥把京城的兵權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皇上,太子殿下也難,兄弟太爭氣,太子不好做。”
“哎,朕知道。”
皇帝一下子蒼老不少,道:“朕也不是想要廢了他,只是他現在還沒有兒子,你讓朕怎麼放心把皇位給他?”
“可如果沒有太子在,別人豈不是爭得更厲害?您不是更危險?皇上,臣不怕辛苦,可是總是麻煩楊帥,不好哇。”
姜二爺也擔心楊帥附身的次數太多,效果就差了,如果達不到皇上的要求,姜二爺可沒信心能在皇上手上留得性命,萬一皇上砍了沒用之人的腦袋,他找誰說理去?
姜二爺還沒活夠呢,哪裡捨得死?
皇帝眼前一亮,道:“你確實有幾分歪才,難怪他們說你不學有術。”
“皇上說得是真的?不是在反諷臣庸碌無為?”
“不是。”
“臣謝主隆恩,趕明您給臣一個金牌,上面就寫四個字不學有術,臣拿著這塊牌子顯擺顯擺,也省得總有人說臣是小人,無能之人。”
“誰說你?”
“很多人都這麼說哇。”
皇帝淡淡的安慰姜二爺,“等過了這陣子,朕賞賜你金牌。”
“臣可記住了。”
“朕說話算數。”
“多謝皇上。”
姜二爺磕頭後,乖乖的去了京郊大營當‘吉祥物’。
此後,陸陸續續傳出,皇上頻繁去東宮探視太子,釋放太子屬臣,更有人說,皇上同太子抱頭痛哭……大臣們繼續觀望,皇子們卻無法觀望下去,不弄倒太子,他們豈不是白忙活了?
皇子們行事更為冒進,誓要把太子拉下馬來。
燕親王府,燕親王一邊咳血,一邊聽屬下回稟外面的訊息,雖然燕親王面色蒼白,不過臉頰卻因為興奮多了兩簇紅暈,枯瘦的身體佝僂著,眸子亮得驚人。
“咳咳……咳咳……”燕親王把染血的帕子扔掉,又拿出另外一條幹淨的手帕,捂著嘴唇,悶聲道:“啟動最後的射日計劃,本王要讓弟弟們明白,被父皇責罵的痛苦,本王當年可以脫身,還能得個燕親王的爵位,他們可沒有本王的好運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