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衚衕巷子尾。只是小小的院子,不規則的兩間小屋子。可這一切,對於榮娘而言,全然是新生。
至少,在這兒榮娘和親孃趙春花已經從奴籍,更改成為了民籍。她們母女的生命,往後是自由自在的。不在是主子一句話,全然會擔憂丟了小命兒。
“娘。”
“明早咱們去集市,去買了做豆腐的架子木板。還有賣豆腐時,挑的擔子……上個月,我已經瞧好了,隔了兩道街那邊有一家做木匠活的鋪子。咱們得給了訂金,提前請木匠師傅預備了做豆腐的工具。”
榮娘說著話時,聲音是明亮的,是鮮活的。
那等生機盎然裡,全然是對未來生活的嚮往。
趙春花仔細的聽完後,笑說道:“應該買的,都得買。就是得省著些。咱們出了府,往後,可全得自己掙錢討生活了。”
在心中,趙春花還是忐忑不安的。畢竟,劉府的環境是安穩的。
外面的一切,趙春花總是有些懼怕的。許是幼年時的不美妙光陰,讓她的心底沒了安全感。
“嗯,是得省省。”
榮娘同意了親孃的話。
出了劉府。只了民籍。
這裡面的花費並不少,先是打點了王嬤嬤那兒,中間又打點了劉管事,後面去了衙門裡弄了戶籍又是一翻的打點。
榮娘救了三少爺劉之燁,在三夫人劉王氏那兒得的賞賜,這一遭算是全部花光了。
好在這些年裡,榮娘和親孃趙春花在府中當差,不是攢下了不少的錢財。這些錢財於榮娘母女而言,是一個不錯的數目。
省一省,暫時榮娘母女是不擔心生活問題的。
可坐吃山空的話,不是榮孃的打算。賣豆腐,討生活。在人口幾十萬的洛都城裡,努力過上了更好的日子,才是榮娘對未來的要求。
榮娘可不忘記了,她對親孃趙春花講過的。她要掙錢,她要買一個小童子給她娘做小女婿呢。未來啊……
想一想,榮娘渾身力氣十足,幹勁滿滿。
出府的這一日,是九月初十日。
九月中旬。
摸底了外城的各區情況。
匯水井的衚衕巷子,榮娘和親孃趙春花也是一一拜訪了。
做為新的住客,她們自然也是給各位鄰里送了一些自家的吃食。並不貴重,全然是榮娘和親孃趙春花一起動手,包的素菜餃子。
各戶鄰里,一家送了一盤子。
這是心意。
當然,也是人情來往。
古代的鄰里,若是關係好的。送了吃食,這表示了相互的友好。
至於更貴重的東西?
大傢伙全是百姓,這吃食就是好物價兒了。一時間,榮娘和親孃趙春花也是融入了匯水井衚衕巷子的氛圍中。
九月十五日。
凌晨時分。
天未亮,榮娘和親孃趙春花已經起來,開始做了豆腐。
榮娘力氣大,天生的大力士。所以,她家是沒有磨豆子的驢子。這石磨如今在院中擱著,來推了磨子的自然是榮娘本人。
磨豆子,點滷水,做豆腐、豆乾、豆皮等等,樣樣榮娘自己幹了力氣活。親孃趙春花給榮娘搭了手,母女一起勞作。
在天大亮了,早晨時分。
榮娘就是挑著一幅擔子,出了家門。
趙春花望著做了半大小子裝束的女兒離開,趙春花在院門口站了許久,直到女兒榮孃的身影再也瞧不見。
榮娘是少年人的裝束,普通的藍布衣裳。
當然,沒打扮成什麼出眾的模樣,相反的榮娘把自己往醜一些的方向裝飾了一下。就榮娘如今的樣子,擱了人群堆裡,算得普通極了。
一幅擔子,一頭面上是擺著豆腐,另一頭面上擺著著豆乾、豆皮。
榮娘在出了匯水井巷子後,就是一邊挑著擔子,一邊叫賣起來。
“豆腐,新鮮的豆腐。”
“豆乾、豆皮,好吃又耐放。”
“……”
做生意?
榮娘不太懂。這一日,因為是頭一回做生意,榮娘擔子裡的貨物並不是太多。
榮娘打算,近幾日,把外城這些地方都走上一遭,當是熟悉了環境。
至十月上旬。
對於洛都城的外城區,榮娘已經摸得七八成的熟悉了。
這一日。
榮娘賣完了豆腐後。
她剛剛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