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了親孫兒的美好生活。趙春花還是真嚮往的。
這一晚。
榮娘母女睡得安穩。
次日。
榮娘和親孃趙春花一起換了衣裳,去百明苑磕頭後。
這真是跟在熱鬧裡倒了冷水,那叫一個炸開鍋了。
百明苑裡。
磕頭的時候,王嬤嬤出來了一趟。
“夫人不打算收了你們母女的贖身銀子。劉府不缺這點兒小錢。”王嬤嬤淡淡的說著話,望著趙春花的眼神也陌生。
“好了,頭磕了,你母女就回下人房收拾收拾。”
“稍後,會有管事歸還了你等的身契。”
王嬤嬤擺擺手,自有大丫鬟春香來領了榮娘母女一起離開了百明苑。至於王嬤嬤本人,在說完話後,不管其它的迴轉了屋內。
趙春花不敢多言,就是恭敬的磕了頭後。在百明苑外,謝過了大丫鬟春香。爾後,才是與女兒榮娘一起回了下人房。
這時候。
李啞婆在寢屋中,瞧著榮娘母女一人提一個小包裹,準備離開的模樣。
李啞婆問了一句,道:“在外面可有住處?”
“已經尋好了住處的。”趙春花回了話。榮娘此時也是看著李啞婆,特不捨得了。畢竟,這些年來,李啞婆待榮娘真的非常好。
“嬤嬤。”榮娘喚了一聲,又道:“我把地址寫下來了。你有空,可得來看望我和娘啊。”
“內城是富貴地,往後我和娘住在外城的北區,怕是不容易進了內城。不敢來劉府多探望人了。”榮娘說了她母女的難處。
非是不來看望了李啞婆,這是身份限制啊。
李啞婆倒是懂得榮娘話中的意思。
內城是達官貴人住的地方,一般的小老百姓是不往內城湊的。
“成,有空我會去你家的。”李啞婆應答了下來。
在榮娘和親孃趙春花離開時。
李啞婆又是相送了一程。
最後。
在劉府的角門處,榮娘見到了王嬤嬤說的管事。也從管事手中,趙春花接過了她和女兒的身契。
“劉管事,還望你幫忙指點一二。”
趙春花給劉管事塞了錢,又尋問道:“這身契咱母女有了,如何辦了民籍?這中間的門道,還請多多講一講。”
劉管事收了錢,在手中輕輕一墊,感覺到了裡面是一個小小的銀塊子。
這臉色是變幻的和藹了幾分。
“罷了,既然你問了,咱也是痛快人。”劉管事還真不隱瞞,指點了兩句。他道:“若你自己去辦了民籍,自然千難萬難。”
“咱去辦,也就一句話的事情。”
這話一出口,趙春花已經明白了。
就像女兒榮娘講的。
事情若難辦,鐵定是銀子給的不夠多。
民籍啊。
這東西於百姓而言,那真是需要的。若不然的話,在洛都城裡是千難萬難的。畢竟,朝廷治理百姓,這可是納稅交賦的憑證。
同樣的。
黑戶是不用納稅交賦了,可是,黑戶若是沒有庇護的主子。
嘿嘿,那在官府眼中,是民人嗎?
不,那純粹是想如何擺佈,就如何擺佈的失蹤人口。甭管如何擺佈了,沒人追查的。
有民籍在的,總歸是朝廷統治的人口,一切民人的生存權利,還是基本有保障的。當然,那是在沒天災,沒人禍,沒意外的情況下。
“請您多多幫忙。”
趙春花這一回,又是給塞了錢。
劉管事再是墊了墊,這一回,倒沒推辭了。他想了想,說道:“成,我正好要出府去辦點事兒。就順道領你母女去一趟衙門。”
這辦了民籍,特別是洛都城的民籍。那是需要衙門才能給辦的。
落在了劉府上的奴籍。
說實在的,沒劉府人去開口講了。哪怕是拿回了身契呢,官府只要又沒人打點的話,官府哪會主動辦點事情的?
畢竟,當事人都不主動孝敬了。
你當官府是吃素的衙門嗎?
嗯。
就目前大晉朝廷給官吏的那點兒俸祿,真養不出來兩袖清風的青天大老爺。
第17章
當晚。
榮娘和親孃趙春花住在了新家。雖然,這是租賃的房子。
在洛都城的外城的北區,在名兒叫匯水井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