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走了。連儀是高中語文老師,今年暑假剛退休,平時倒也清閒,三點鐘的時候她打了一個電話後便出門了。
姜昕看了一整下午的書,民國才女林徽因的傳記,她高中時就已經讀過,反正無事可做,正好再溫一遍這位才女多情動人的人生。最初認識林徽因,自然是因為她那首你是人間四月天,人們都說這是她為了悼念徐志摩而寫,姜昕猜測不出,只覺得她筆下的描寫出來的東西美好到了極致,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四月天。
要說懷念徐志摩,她還讀了林徽因寫的另一首叫做別丟掉的詩:一樣是月明,一樣是隔山燈火,滿天的星,只使人不見,夢似的掛起。
藝術與意境,彷彿在腦海裡一幀一幀鋪開,純淨、唯美、精緻而詩意。每每讀到這些,姜昕總是為她出眾的才華折服,偏偏她還有著傾城的容貌,她風姿綽約,她像謎一樣。這樣的女子,怪不得被丈夫梁思成寵愛了一生。
連儀電話打來時,姜昕正讀到林徽因病逝的地方,她告別這個世界時,有幾句話卻沒機會對梁思成說,肯定遺憾吧。她走了,梁思成痛哭失聲,默默記掛她一輩子的金嶽霖寫下:“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而若是曾為了她而離婚的徐志摩還在,必定也是難受之極的。
姜昕不勝唏噓,竟紅了眼眶。
她接電話:“喂,媽媽。”
連儀言簡意賅,“出來吃火鍋,我們在小區門口等你。”
她哦了聲,“馬上就來。”
姜昕折了頁,把書放回架子,心裡倒有些羨慕林徽因。林徽因曾經寫過:“理想的我老希望生活裡有點浪漫的發生,或是有個人叩下門來走進來同我談話,或是同我同坐在樓上爐邊給我講故事,最要緊的還是要有個人來愛我。”梁思成、金嶽霖、徐志摩,三個優秀的男人真心實意的愛著她,足矣。
女人都渴望被愛,而世界上有幾個能像她這樣幸運呢?
姜昕不例外,但也不貪心,她只希望有一個男人來愛自己,一輩子不離不棄便夠了。她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謝柏衡,如果能被他愛著,肯定也是令人豔羨的,哪個女人有這份福氣?明豔張揚的梁因?
就這樣胡思亂想著走到小區門口,姜昕居然看見昨天碰見的奇怪男人和莊儀姜鶴在一起,旁邊還有位慈眉善目的小老太太。
“爸爸,媽媽。”姜昕揚起笑。
“昕昕,這是你爸爸繫上的易教授和她的兒子易文驥。”連儀笑著對她介紹。
“易教授。”姜昕禮貌的打招呼,她對著易文驥笑:“是你啊,易先生。”
“我們又見面了,姜昕。”易文驥目光含笑。
易曼的聲音像她的面容一樣溫和:“如果不介意叫我易阿姨就可以了,小驥和你同輩,你直接叫他的名字吧。”
姜昕對她心生好感,甜甜的說道:“那我就聽你的話嘍,易阿姨。”
易曼高興的答了聲,轉頭對連儀和姜鶴說:“終於見到你們的閨女了,果然乖巧,真是羨慕啊!”
姜鶴笑得一臉自豪,連儀謙虛一些,“咍!她有時也使性子,都怪我和老薑把她慣了一身的小脾氣。還是你家小驥能幹,一表人才的,年紀輕輕就是金牌律師了,我們可羨慕不來。”
姜昕一聽不依,“媽媽,在易阿姨面前給我留點面子唄,而且我脾氣挺好的呀。”
連儀說:“你那是自我感覺良好。”
姜昕不承認,“才不是呢,我脾……”她突然想到謝柏衡也說她脾氣差,默默的閉了嘴。
易曼笑著說:“女孩子就是要有點小脾氣才好,小驥,你說是吧?”
被點了名,易文驥很自然的點了下頭,“挺好的。”
姜昕窘。
一行五人去吃火鍋。
原來是巧合,連儀他們剛好遇見了同樣準備去吃火鍋的易家母子,於是決定一起,人多鬧熱。興許也是兩家的緣分,易曼今年搬進新家後才知道同系的姜教授也住這裡,一來二去,她和連儀熟了,經常約著聊天喝茶。
新開業的火鍋分店,因為上了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而有點名聲,客人頗多,但也沒有多到排號等待的程度。由服務員領著上了樓上的雅間,雕花窗門,木桌木椅,牆壁上掛了春夏秋冬四幅畫作,環境不錯。
只是這一頓飯,姜昕吃得渾身不自在,因為她突然發覺,恐怕不是巧合那麼簡單。
☆、第15章
姜昕還沒有緩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