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第2/4 頁)
建立之初就訂立的章程不是哄人玩的。”
“我並沒有違犯公司的規定。”
“表面上是。但我不會容忍一個道德上有缺陷的人佔據陶氏的主要位子。你知道陶氏的股權結構,我可以免掉你。”幾經變化,榮飛在陶氏的股權尚有56%之多,屬於絕對控股。崔虎知道公司章程,他確實學過現代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之道。
“就因為一個女人?”崔虎頭上青筋暴跳。
“不單是這樣。我堅定地認為,有人格缺陷的領導人難以將企業做大,難以帶領企業走的更遠。而且,企業領導的一言一行代表的不僅是自己,更多的是公司。你現在身為陶氏的總經理,是公司的行政首腦,某種意義上代表著公司的形象。你現在的行為不符合公司的利益。就事情本身而言,我對你的行為很失望。一個對結髮妻子和兒子不負責任的人,怎麼能領導好企業?”
崔虎在當晚就冷靜下來,其中陶莉莉做了很多工作。安排那個女孩去剛成立的榮誠連鎖北城四號店工作,給了女孩1萬元“安撫金”,警告女孩不得再與崔虎聯絡。同時逼著崔虎給代虎蓮認了錯,事情就此按下了。
有些心灰意冷的崔虎第二年提出到大學進修企業管理,榮飛立即同意。陶氏的行政工作交與崔虎的助手韓慕榮負責------
八五年的陶氏還不太像一個正規的公司。建築公司的核心之一,基建工程裝備還很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積蓄力量。用三年多的時間在市區大肆收購舊房,特別是獨立的小院,累計達四十多處。每處房產榮飛都會過問,一些買下了,一些則推掉了。陶氏大肆招聘各類人才。財務資料崔虎雖然不大看得懂,但深知虧損不小。陶氏招聘的技術類人員明顯超過了自身的需要,而且薪酬給的很高,差不多是北陽建築行業的二倍。有一次被省一建的老總嘲笑,說不知是那個傻蛋搞出這麼個傻蛋公司,花那麼多錢找幾個技術員,值得嗎?你們手裡有多少工程?能掙多少錢?因為陶氏從省一建挖了十幾名技術人員,他們心裡不痛快也是正常的。崔虎也有類似的感覺,但他做不了榮飛的主。反正資金上從來不缺,也不用他這個總經理操心,貸款,借款總源源不斷,一些重型裝備也不斷購置,到八五年底,陶氏已經具備一般工程的能力了。
真正像個建築公司是在八六年之後了,之前花園酒店的承建讓陶氏一下子出了名。陶氏總部也有了像樣的辦公地點。陶氏之前收購的散佈在全市的舊房產開始收效,逐漸加速的城市建設讓陶氏的舊房掙了不少錢。崔虎驚奇地發現,榮飛買下的舊房有70%位於政府第一輪改造的區域內!就像他已經獲知了北陽市的市政建設規劃似的。所以榮飛力主將資金投入河西農村,打著援建學校的名義開始徵地時,陶氏高層幾乎沒有任何反對。
一切都很愜意。崔虎還是感覺到了危機。那就是榮飛主持的董事會透過了決議,面向全國招聘副總經理,開出的年薪為八萬元!榮飛的理由是陶氏正在成長,就像一個兒童,從幼兒園升入小學了,老師當然要跟上才行。這話顯然是說崔虎不勝任陶氏的管理了,崔虎承認自己文化水平低,對企業管理不懂。但已經習慣了崔總位子的他總是感到不舒服。
第三卷第六節
郭凱慶和魏國祿從臨河回來,聽說崔虎在韻舒園宴請榮飛,也湊過來。一直等到快一點,才知道榮飛不來了,下午將直接去河西。郭凱慶和魏國祿才和崔虎等開席,主角沒出場,氣氛便有些沉悶。郭凱慶和老魏從棗林過來是與陶氏談業務問題,作為棗林建材的主要投資方,這幾年在棗林暖氣片向建材公司的轉變過程中一直是資金和人才的主要提供者,目前在建材公司佔有55%的股份,雖然郭凱慶仍是總經理,魏國祿仍是董事長,棗林建材的實際決策權早已落到陶氏手中。這幾年榮飛不遺餘力地在他內資性質的企業中推行公司制,雖然公司法尚未出臺,國內冠有公司要麼是國有獨資,像省一建,北鋼,其實就是一個大廠。私企已經出現合資,但尚未有明確的政策指導。在公司制上下過苦功的榮飛已經在旗下的企業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產權和經營權分離的制度,董事會和經理層的職權是明確的,棗林廠準備“收購”北新“新義”暖氣片廠的方案必須得到董事會的批准,郭凱慶和魏國祿此行的主要任務就是回北陽召開棗林建材董事會,獲得授權。
新義暖氣片廠是北新一傢俬企,看中了迅速興起的暖氣片熱,建廠三年,一直虧損,老闆找上從八七年以來搭上順風船的棗林廠,希望棗林廠能夠買下新義。郭凱慶和魏國祿去新義調研了兩趟,感覺到新義的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