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第3/4 頁)
那弓弩在蔣琬、楊儀、譙周等面前細細展示了一番,然後從腰間箭袋之中拔出一把羽箭來,一支支塞進了弩身的放箭匣之中。
塞完了羽箭之後,姜維端起了弓弩,瞄準帳門外練兵場上立著的一座箭靶,手指猛地一下扣住了弩身枕木前端的機簧——那弓翅“嗡”地一陣劇顫,剎那間譙周只覺眼前一花,數束白光連成一道銀流,“嘚嘚嘚”一陣驟響,一串羽箭從弩腹中猛射而出,整合一攢倏地深深釘入了那箭靶紅心之中!
“厲害!厲害!好生厲害!”蔣琬是第一次見到這“連環弩”的威力,不禁看得目瞪口呆,半晌才回過神來,“丞相大人的這‘連環弩’一發,足可以一當十,所向披靡”
姜維又向他們介紹道:“為了剋制魏賊的‘狼牙弩’,丞相大人還發明瞭‘百石弩’,其箭粗若兒臂,發射出去勢可穿牆洞壁”
蔣琬等人聽得連連點頭,一齊向諸葛亮躬身言道:“丞相大人對軍械的改良之技可謂‘巧奪天工’,只怕偽魏縱有十萬鐵騎亦難以對敵!”
“諸位過獎了——這些軍械到底厲害不厲害,須得在臨陣對敵之際方才見得分曉!而今你等之譽,還言之過早!”諸葛亮用手中鵝羽扇輕輕扇了幾扇,徐聲而道,“在這三年之間,我大漢上下萬眾一心,枕戈待旦,夜謀日作,已經為此番北伐作好了‘萬全之備’,就等著陛下一聲令下直出漢中與司馬懿一決雌雄了!”
蔣琬、楊儀、姜維、譙周等齊齊揚聲而道:“丞相放心——我等願為北伐大業殫精竭慮,以死報之!”
諸葛亮聽了,顯得十分滿意。他心念一定,拿眼瞧了瞧站在末尾的譙周,向蔣琬、楊儀二人擺了擺袖:“蔣君、楊君,你二人且先出帳外去稍候片刻,本相有機密要事須得諮詢一下譙大夫”
蔣琬、楊儀二人聞言,急忙長揖而起,退了出去。
諸葛亮這才輕輕放下了鵝羽扇,雙手按在書案兩邊,抬眼看向了譙周。譙周遲疑了一下,瞥了一瞥姜維。諸葛亮會得他意,只淡淡一笑:“伯約(姜維的字為“伯約”)乃本相關門親傳之弟子,譙君你當著他的面儘管直言”
譙周點了點頭,一臉的恭謹:“丞相大人,這數日來,經我太史署多名星官術士反覆深研,認為那塊‘靈龜玄石’上的讖文實乃天生奇蹟,並非虛妄之物。”
“那麼,那塊玄石上的‘大討曹焉’之讖文究竟有何寓意?主何吉凶?”
“所謂‘大討曹焉’,其義不言而自明——偽魏今年必將遭到刀兵之劫,並自此墮入不祥之厄運當中!”
“唔偽魏既是墮入兇災,則於我大漢豈非大吉?莫非今年正是我大漢氣數重振之祥兆?”
“這個”譙周臉現遲疑之色,猶豫了許久才慢慢答道,“這也正是譙某與太史署諸君最為疑惑之事”
“有何疑惑?不妨道來。”諸葛亮拿起了鵝羽扇,慢慢扇著。
“丞相大人,請恕下官犯顏直言——我等近來夜觀天象,發覺天象甚是蹊蹺——偽魏之星相固然正漸趨微弱,而我大漢西蜀上空的星氣亦不太旺”
“唔?怎會有這等咄咄怪事?”諸葛亮手中輕輕搖著的鵝羽扇不禁一停。
“而且,最為詭異的是,在幷州方向的夜空之上居然冒出了三顆奇星,呈現三角相峙之狀,其光芒亦是愈來愈亮”
“幷州之地的上空?”諸葛亮的眉頭微微一皺,“怎會在那裡還有奇星出現?”
“是啊!幷州之地,便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晉國之境啊!它正與偽魏星相之根本——冀州緊密相鄰”
“哦原來竟是春秋時期晉國之地上空有高星顯耀?可我大漢當今之氣數龍脈本應在益州之地不對呀!應該是益州之地的上空現有亮星才算正常啊”諸葛亮本人亦是精通天文占星之術的,不禁喃喃自語道。
譙周聽到他這般言語,只得保持沉默。
過了良久,諸葛亮才斂去雜念,向譙周問道:“那麼,依譙大夫之推測,我大漢此番北伐之前景究竟如何?”
譙周見他問得犀利,便一下埋頭跪地,囁囁而道:“下官愚昧,不懂軍國大事,不敢對此妄論。”
諸葛亮正容而道:“譙大夫之職,本在觀天辨時、占卜吉凶、為朝廷釋疑解惑,何言何語不可陳稟?本相恕你可以陳述任何意見而無罪”
丞相大人既然表了這樣的態,譙周自然也不好再一味硬拒,便沉吟著緩緩而道:“近來據聞京郊居民來報,龍泉驛之處的松柏桃竹等樹木,入夜之後居然似發人聲而哭泣不已,嚇得周邊住戶寢臥不安。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