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第1/4 頁)
哪!”
孫、劉二人一聽,連稱不敢。司馬懿一邊捋須而言,一邊向侍立在旁的司馬師兄弟使了個眼色。司馬師兄弟會意,便將書房東角落裡的兩口木箱搬了過來,放在孫、劉二人腳下。
孫、劉二人有些不解,用疑惑的目光看著司馬懿。卻見司馬懿哈哈一笑,道:“二位大人,這兩口木箱裡裝著老夫的一點心意,還望笑納。”
在他說話之間,司馬師兄弟已不聲不響地開啟了兩口木箱。剎那間,只見兩尊玲瓏剔透、晶瑩光潤的紫玉珊瑚樹,赫然呈現在孫、劉二人眼前。一般說來,珊瑚通常都是硃紅之色,但是像木箱之中這樣紫光瑩瑩、絢爛奪目的珊瑚,實乃世間數百年難得一見的極品,自然是珍稀無比。孫、劉二人細細看去,竟是不禁有些痴了,瞠目結舌,一時竟說不出話來。司馬懿笑道:“這兩件禮物,乃是老夫東征吳寇時從敵人手中繳獲來的戰利品。二位大人若是看得起它們,就請收下吧!”說著,不待他二人答話,便吩咐司馬師、司馬昭兄弟道:“把這兩口木箱搬到二位大人來時乘坐的馬車上去,要小心放穩了。”
司馬師兄弟應了一聲,各自抱起一口木箱,輕手輕腳地走了出去。
孫、劉二人這才回過神來,推辭半晌,見司馬懿執意甚堅,也只得允了。孫資慨然說道:“大將軍如此厚愛,倒讓我二人無地自容了。”司馬懿擺了擺手,又道:“老夫素來知道二位大人嗜書如命,一向喜好收藏各類奇書秘籍。老夫這裡還有兩件禮物送給二位大人。”他一邊說著,一邊伸手拿過書案上放著的那隻紅木匣,輕輕開啟,取出四本絹冊小書來,道:“這書雖有四本,卻只是兩種:一是《鬼谷子》,二位大人自然知道的了,它是戰國策士們的祖師鬼谷子的開山之作;這第二呢二位大人可否猜得出來?”
孫資、劉放一聽,早已是心花怒放,哪裡還有什麼心思東猜西猜,急道:“司馬大人也不必調侃我們了,還請速速相告。”司馬懿含笑推搪片刻,方才笑道:“這第二本書嘛,就是我們大魏勁敵、蜀國丞相諸葛亮親手撰寫的《將苑》一書!”
“哦?”孫資、劉放一驚,“久聞諸葛亮文比管仲、武如樂毅,素有儒帥之名,他寫的典籍自然可與《孫子兵法》媲美了!但我們怎麼沒聽過他何時竟撰寫了《將苑》這本書?”
司馬懿有些得意地哈哈一笑,道:“不錯,諸葛亮是沒有公開對外發表過他這本凝聚了自己畢生智慧與學識的關門之作。孫大人、劉大人,這本書世間目前僅有四本:一本由諸葛亮自己珍藏於相府密室內,要在他將來死後方才公之於世;一本是諸葛亮專門獻給偽帝劉禪的,希望他能精心研習,用以治兵理國;剩下的兩本,就是在老夫這木匣之中了。老夫要將它們送給二位大人。”
劉放大喜過望,連聲稱謝。孫資聽罷司馬懿之言,卻是心頭一震:這位司馬大將軍竟連敵國首腦這樣機密、珍貴的典籍資料都能搞到手,實在是神通廣大!同時,他在心頭已是深深明白:看來,蜀國內內外外、上上下下的一切情況,對司馬懿而言,便如同掌上觀紋,無一不在他視野之中!古人講:“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由此可見,司馬懿對如何戰勝蜀國,已然是胸有成竹。那麼,他出任關中主帥西抗蜀寇,當真是應了那句老話——“實至名歸”。想到這裡,孫資慨然一嘆,道:“看來陛下選定司馬大人出任關中主帥,實在是英明之舉。孫某在此向司馬大人預先恭賀了。”
“孫大人何出此言?”司馬懿心頭一喜——終於聽到好訊息了,臉上卻不動聲色,平平靜靜地說道,“陛下真的選定老夫出任關中主帥與諸葛亮對敵?”
孫資卻並不正面回答,臉色一正,肅然問道:“孫某大膽,想問司馬大人一個問題。您若是出任關中主帥,將會有何奇策對蜀作戰?”
司馬懿聽罷,雙目如電,正視著孫資,緩緩說道:“老夫並無奇策。”孫資一聽,卻是一愕,驚道:“為何?”
司馬懿看著他一臉的不解,不禁樂了,哈哈一笑,道:“徵蜀之策,孫大人早已傾囊相告於老夫而不自知麼?”孫資聽了,心中一動,頓時恍然大悟,雙掌一拍,笑道:“司馬大人真乃孫某的知音之士!孫某多謝了!多謝司馬大人採納孫某之策!孫某不禁為此樂極欲歌也!”司馬懿微微含笑,捋須頷首不語。
看著他二人像說禪一般談得莫名其妙,劉放也傻了眼。過了許久,他倆才從會心而笑中回過神來。見到劉放那般疑惑,孫資正了正臉色,解釋道:“一年之前,孫某曾向陛下獻過一套徵蜀之策,‘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