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部分(第2/4 頁)
爭取不到主帥位,眾人便往帥之下看了,皇子們、后妃們、朝臣們再一次的為自己或者家族爭取利益。
最後,年羹堯等幾個八旗子弟隨著十四出征,為西藏平亂。
耿精衛這一次又沒有爭取到,他在康熙的面前從不掩視著他對從軍的渴望,一點也不掩視著他對戰場的熱血,可康熙卻偏偏忽視了精衛的心思,還是把精衛留在身邊用著。
而耿精靈雖然也關注著朝中的事,卻不會去插手精衛的事,這些都是精衛人生的經歷,他的成長,她不會過多的去幹涉。
而且這一次精衛沒機會,不代表下一次精衛就沒有機會,而且在帝王身邊很好的待著,也是一個很非常難得的歷練,畢竟得到帝王的信任是件非常難的事。當掌握了政治中心的權謀,很好的運用手段保全自己的時候,這何嘗又不是一種成功呢。
十四離京前夕,康熙把十四召進了御書房,單獨聊了很多,天微微亮的時候,十四終於從御書房出來了。
這一次他比以為更為的成熟了一些,而且豪情壯志,看著整個紫禁城。內心更是充滿了力量。
康熙五十五年十一月,十四做為主帥在眾兄弟的目送之下帶兵出發了。
康熙坐在御書房裡,聽著李德全彙報著十四的軍隊離去的情況,還有其它兒子們的表現。現在他是無時無刻地在觀察著他的兒子們。
看著十四威武的樣子帶著浩浩蕩蕩大軍離去,眾皇子們心裡酸的不平,做為皇家的男兒,哪個沒想過有一天可以帶兵征戰沙場的。可是這一次的機會落在了十四的頭上,他們欣羨著十四的運氣,可心裡還是有些不平衡的。
十四的離開,並沒有讓皇子們放去了希望。相反大家更為的積極,也在幕後慢慢的為自己的未來和夢想謀求著。十四之下的皇子還好,可是十四之上的皇上畢竟為長,怎麼會甘心著康熙把皇位給了十四呢。
這一次胤禛對主帥的位置也很積極的爭取的,可惜,沒有落在他的頭上,胤禛的心情很是低落的。雖然他還是像往常一樣,可耿精靈還是察覺到了胤禛周圍低迷的氣氛。他的心裡定是在懷疑著康熙在他們眾兄弟中更看中十四吧。
別說胤禛這麼認為,就是朝臣,后妃、皇子們也都這般的想。因為康熙也確實在培養著十四,表現出對十四的看重。
這是繼太子,繼十八,繼十三之後,而在康熙六十多歲的時候,十四成為康熙的寵兒。
耿精靈也覺得康熙也許也是真心的培養著十四的,並不是她一開始懷疑的那樣,只是把十四當耙子。也許剛開始康熙是有這個想法,但是現在康熙雖然年紀越來越大,但有了紫陽真人的丹藥。覺得自己年輕了,十四這個年齡不正好嗎。
只是十四真的能被康熙扶起來嗎,而且康熙真的能活過歷史上的康熙六十一年?把歷史知識又重新翻了一遍,耿精靈覺得康熙並不會把十四當做唯一的接班人,如果真的是這樣,現在的十四的爵位早升了。
康熙若是真的知道樹大招風。為十四的考慮的話,那為何又高調地寵著十四呢。康熙果然不愧是老謀深算啊,至少熟知歷史的她,也熟知歷史上對康熙評價的她也沒法看清康熙的真正意圖。
不過雍王府的女人們還是淡定的,那拉氏和李氏甚至鈕鈷録氏對於十四這一次為主帥援助西藏的事並沒有多少的想法,特別是那拉氏和李氏知道歷史,心裡的一個想法就是無論十四怎麼的蹦達,這皇位最終還是胤禛的。
可惜,她們並不知道胤禛的真正內心世界,胤禛心中並沒有那拉氏她們的那麼想當然,也沒有很鎮定,他的心裡是非常的煎熬的。
胤禛覺得自己從小到大,努力了很多,每得到康熙的一個肯定的時候,胤禛內心都會非常的喜悅,也非常的的有動力。康熙是他的父親,康熙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影響著他,而康熙的肯定和鼓勵對他們來說都是最有力的動力。
但是胤禛並沒有沮喪,這個時候他的已經不是小時候那種要不到糖吃的小孩子,在經過幾十年皇家生活、朝廷的政治鬥爭中,心性堅定的他,對那個位置的看重,已經讓他學會了化悲憤為動力。
於是,雍王府的人又開始感嘆著他們王爺的勤奮,孜孜不倦地為朝中為戶部的事奔波著。而康熙也不知道怎麼想的,也許是想看看其它兒子們的團結吧,所以十四出兵援助西藏,他卻讓老三胤祉和胤禛、胤祺等這些兒子們一環扣一環地負責草糧這些事等等。
這麼多的兒子參與草糧,由著胤祉為主,其它人皇子配合著。這個時候大家也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