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部分(第3/4 頁)
序交給自己的,講給了蕭翼聽。
隨後便帶著蕭翼來到了自己藏蘭亭序的地方,將蘭亭序拿了出來,遞給蕭翼,並讓他看可以,但是千萬別說出去。
可蕭翼一心為皇,在拿到蘭亭序後,圖窮匕見,直接說出了自己的身份,並大聲的斥責辯才這是在欺君。
當蕭翼亮出了自己的身份後,辯才便知道,自己完了,蘭亭序也保不住了,直接便被氣暈在了地上,沒過多久,便撒手人寰,連冤都沒處去申。
誰叫在那個時候,皇命最大,他也的確犯了欺君之罪,李世民沒怪罪他,就已經是好事了。
(未完待續。。)
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往乾陵
不管手段是不是不光彩,但是蘭亭序也的確落在了李世民的手中,至於辯才和尚,他也嘆息的允已厚葬。
得到蘭亭序後,李世民直接將其封為了御寶,除了自己觀看以外,還讓許多的書法大家臨摹,用以傳世。
在以後得日子裡,蘭亭序也一直陪伴在他的身邊,時常也會拿出來欣賞,可見他對蘭亭序的喜歡。
在李世民臨終的時候,他將太子李治召進了宮中,並讓他將蘭亭序放到自己的玉匣中,與自己一同陪葬。
故事到這裡,則是出現了分歧,後世中的記載,也只是猜測為主,誰也不能肯定蘭亭序,是不是真的被李治放進了玉匣中,與李世民一起陪葬。
在後世的時候,據傳五代時,一個叫溫韜的人盜挖了昭陵,從此,《蘭亭序》便下落不明,後人對此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有的人說陵以山為陵,異常堅固,憑當時條件,溫韜根本沒法進墓,《蘭亭序》仍在昭陵墓中,當年的文學家郭沫若就堅信此說。
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蘭亭序》原本沒葬在昭陵,因高宗李治也非常喜愛書畫佳作。
與父皇陪葬的是他人臨摹本,而真品留在自己身邊,此前,讓人將《蘭亭序》和其他書畫珍品葬在乾陵自己墓中。
但是王宋發現,李世民的棺中,別說是真品,就是臨摹本都沒有,而且從各種跡象來看,其也並沒有被地老鼠光顧過。
看到這裡後。王宋心中已經有了定論,那就是想找到蘭亭序。那自己就必須得去一次乾陵了。
至於蘭亭序在不在其中,那得看一看才知道。不過他倒是希望它就在乾陵中,這樣自己就不用再四處奔波了。
再次在書庫中研讀了一個星期左右的古籍,專家組們的工作也終於結束,拯救出了許許多多的古書,以及珍貴的歷史材料。
在吃過慶功宴後,王宋找到了楚老以及齊老,並道,“兩位師傅,你們明天便跟李老回去吧。我有點事情要去做。”
“不一起回去嗎?有什麼急事?需不需要我們幫忙?”,二老一聽,有些好奇的對他詢問道。
王宋微笑著搖了搖頭,輕聲道,“就一點小事而已,不用勞煩你們啦,可能過兩天我就回來了。”
見王宋不願多說,兩位師傅也沒有多問,只是囑咐了一下他注意安全後。便不再詢問。
跟著探索隊回到了閒陽,王宋藉口有事要做,便對李紫玉提出了告辭,自己便離隊獨自行動。
不過王宋還是很懂事的將所有人送上了飛機。並交代了一些事情後,才獨自離開。
走出機場後,望著乾陵所在的方向。王宋眼中露出了一抹笑容,自言自語道。“蘭亭序,準備好了嗎?我來了!”
乾陵也在閒陽境內的一個縣城中。這個縣城也因為乾陵,而取名叫做乾縣。
與昭陵相同,乾陵也因為風景秀麗,建築宏偉,被國家給改造成了旅遊地區,給當地帶來了許多的收入。
所以王宋直接找到了一輛計程車,讓其將自己送到了乾縣,準備等機會再去探索乾陵。
住進離乾陵不遠處的一家旅館後,王宋並沒有馬上行動,因為太還沒有做好準備。
李治的墓穴位置,王宋自然是知曉,在查探昭陵的資料時,他也順便檢視了一下乾陵的一些資料。
為此,他決定,明天就當做是遊客,看看有沒有機會直接混到乾陵的周圍,用透視眼探查一下,看下能不能發現李治的棺材。
決定好目的之後,王宋便在這座小縣城中閒逛著,準備等明天再行動。
不得不說,西陝作為古玩出清的大省,無論是在何處都會有一些古玩市場存在,只是或大或小而已。
而乾縣又因為有著乾陵在,所以歷史文化非常的濃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