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頁)
澤林施工的幾個形象最好的通道都統統拍成了紀錄片後,彭澤林他們所承包的通道積水處治工程專案受到了大家的關注。
領導在會上的表揚和推崇,以及通常對他施工能力的重視、肯定,讓彭澤林自身技術力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揮。
跟他一起施工,就沒有他處理、解決不了的問題,不管是技術上還是施工操作上,他都能讓別人感到很棘手的問題迎刃而解,他個人創造了施工方面的傳奇。
在該工程的計量上,彭澤林很是動了一番腦筋。
原來劉經理在動員會上做出的承諾,讓各個施工單位自己做單價預算報上去,由養護科稽核後交給公司審批,結果全部不做算。
在彭澤林的預算裡,出於對施工現場的綜合因素,充分考慮了機械開挖這一塊兒的費用。
因為一般的機械挖土方方量很大,可通道都是好幾百米一道,有的通道間距要上一公里甚至幾公里,增加了施工難度不說,零星的工程量根本就計量不到多少錢,但沒道工序卻是一道也省不掉。
在與劉經理協商幾次後,彭澤林便將改變不了的單價方面的損失轉移到了工程量方面,從監理那裡著手,保證了最先預計的工程總價款,在繼植樹池掙了錢之後,又為王經理掙錢到了第二筆錢。
對於彭澤林在幹工程上出色的表現,王經理一目瞭然。鑑於他對王經理的忠誠和為他創造的那些利潤,王經理都一一記在了心裡。
終於在有一天,王經理親口對彭澤林做出了承諾:在提高彭澤林工資的同時,還要為他買一棟房子,算是作為對彭澤林為王經理打拼做出優秀成績的獎勵。
聽了王經理的話彭澤林很高興,我覺得王經理既然做出了這樣的承諾,就不會不兌現的。
彭澤林對王經理的看法與他其他的朋友不同,他認為王經理雖然對所有人都是處於一種利用的關係,對自己應該相比好許多的,不會像對待其他人一樣的不用時一腳踢掉,但大家都不是彭澤林這樣看待這個問題的。
短短的三四年時間,王經理已經“淘汰”掉了一批批施工單位,“疏遠”了一個又一個的朋友。
從王經理最早的朋友老C開始,到西關的Y經理,還有在省什麼報社當過記者的柘城的一個朋友,王經理還把老式紅旗車賣給了他。倆人的關係也有天大的變化,從最初的合作者曾一度的緊張到相互視為仇人。
包括七標認識的常佔明,和聽說的在新鄉合作過的CFS、WJ,都是最早於王經理打過交道的人,他們隊王經理的評價眾口不一,但在有一點上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在與王經理打交道時:能利用則利用,但絕對不可深交!
儘管各人有個人的看法,彭澤林卻始終不相信王經理會對他不義,所以,在一直住在租房裡的尷尬,也沒有讓他對王經理提起買房的事。
為了能夠長時期的更好合作,在最初的四、五的相處裡,有關自己利益的方面,彭澤林很是穩重,一直都沒有對王經理說過很勉強的話。
在清水河工地認識的趙經理趙鑫,曾不止一次的對彭澤林提出,要儘快與王經理講清楚工資待遇,在王經理有能力的情況下,早些讓他買房子。
趙經理也是彭澤林最好的朋友,倆人之間沒有利益關係,全都是用真心交往的那種。趙經理的善意提醒,也是怕夜長夢多,免得到最後彭澤林吃王經理的虧。
幾年的相交,彭澤林是一直都沒有看懂王經理。
彭澤林唯一的愛好就是幹工程,有了工程他就會不顧一切的全身心的投入,能為王經理最大的創造利潤是他最常存的心願與想法。
王經理好過了自己才能過得好,幫助他就是在幫自己,這就是他真實的想法。
真正的看懂看透王經理,那也許是幾年以後,也許是永遠都看不透的,彭澤林當時並沒有要怎麼去弄明白王經理的心思的念頭,他認為那些都與他彭澤林沒有關係。
更多更好的搞工程,以自己的能力將一個個的工程乾的漂漂亮亮的,就是自己最大的心願。
第四十一章 刷漆 上
第四十一章刷漆上
接下來的幾個大月裡,透過唐科長的牽線搭橋,王經理和劉經理的關係飛速接近,對“工程”有著共同的興趣的倆人,在很多工程方面都通力合作。
劉經理動了一個腦筋,將連霍線一百三十多公里的標誌標牌立柱都做主做了批覆,全部刷漆一遍。
也是王經理考慮的沒很周全,在成本投資上本來是想偷工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