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3/4 頁)
麼為難彭澤林,只是在基坑的開挖深度上稍微的控制嚴了一點。
彭澤林暗暗好笑,在叢工將開挖深度量的過低的時候,他沒有表示不服,而是將空塌至路基裡的C20填充砼多量了一倍,折算下來還要佔便宜些。
第一天見面,彭澤林請了兩個監理吃飯,邊喝邊聊中加深了彼此印象,叢工也表示會手下留情的。【qisuu】
對於初次和兩位監理打交道,彭澤林還是相當滿意的。關係是慢慢拉的,感情是慢慢培養的,任誰他都逃不脫彭澤林精心為之編織的圈圈,他很有這個把握。
第五十八章 誘人的“春天” 二
第五十八章誘人的“春天”二
除了一標是在業主的強烈要求下,最後準備強行分割時才勉強答應由業主指派人對其缺陷期水毀進行維修外,繼三標以後的第二個自願同意委託業主找施工隊維修水毀工程的是四標,中標單位是中鐵十局。
四標的專案經理叫王玉峰,對自己的工程極其負責人,在開始的基坑測量中,都是他親自到場測量、簽字的。
隨著打交道的深入,王玉峰也對彭澤林相當的瞭解了,在以後的現場量工程量、簽字工作都交給了工程部長,後段的乾脆直接就委派了一個現場技術員負責。
當時四標水毀施工時間是零六年,負責四標水毀修復的是王經理原來那個當過記者的朋友的連襟李道田,此人性格直爽,不拘小節,很得彭澤林欣賞,只是想幫他也沒有幫了,因為四標的管理模式嚴謹,施工整體素質也高,再加上四標的立交橋佔了很大一部分,所以它的水毀並不是很多。
李道田最聽話,投資業不少,但幹出來的工程量卻不是很多,四標都是高填方路段,施工起來要比其他標段困難的多,一兩個月的工期,只幹有別的施工隊大半的工程量而已。李道田也向彭澤林叫屈,想要一些補償。
彭澤林沒有答覆他,告訴他真正的補償應該找王經理去要,彭澤林不會當王經理的這個家的,最後好像也是以不了了之而告罄的。
同時幹著四標水毀的還有王建軍,他雖然很能幹,卻總是愛貪小便宜,不聽彭澤林的話在材料上節省,後來還返工了幾個急流槽,估計他也掙不了什麼錢。
兩個多月的時間,四標的水毀基本完成,在籤認報驗資料時,彭澤林遇到了一點麻煩,因為王建軍缺少對施工現場的管理力度,造成對修復水毀所用的材料上太儉省,出現了幾個急流槽的返工。
四標的現場負責人就扣了那幾個水毀的工程量後才在資料上簽字的,也使得王建軍嚐到了苦頭。
三標一工區的水毀工程基本已經修復完成,李偉後來也很配合彭澤林他們,隨叫隨到,在工程量的認量上也沒用了之前的那種苛刻勁,這都是彭澤林的功勞,李偉的格外聽話,全都是他一手調教出來的。
因為一工區全部都是一處的精英施工的,所以,雖然比那些專幹高速的大公司有很大的差距,但比起來二工區確實在施工技術和管理上強了很多很多的。
但從水毀工程量上就能看出這點。
一工區的水毀修復工程量大約二十來萬,而二工區同樣的時間裡竟然修了八十多萬,就這個數還不是最終全部修復完成後的結果,只是兩個來月所完成的。
一工區剩下還修的水毀還有不到一半的工程量,而二工區剩下沒有修復完成的水毀卻還有很多很多。
原定的八月底交工的,誰知等到一施工起來也知道難度很大。當初李科長、彭澤林都沒有料到三標的水毀會這麼多,特別是二工區的,一段段裡竟然是挨個的往前修,其工程量的浩大和壯觀也是可想而知的。
在八月底過去後,到了開始定的工期期限,三標專案部提出收回委託業主代為修復水毀的權利,所有的剩餘水毀工程量交由一工區、二工區各自找人修復,專案部不再過問他們的事情,也不再承擔以後修復水毀的費用。
一工區剩下的水毀不多,修復工程由他們自己找人修繕,不再讓養護單位施工。
二工區的剩餘水毀工程量還很龐大,負責現場的趙工找到了彭澤林,說是讓彭澤林想象辦法,看不能把從處長手裡再將剩餘水毀的修復掏過來。
當然,趙工可不是白提醒彭澤林的,那是因為兩人的關係已經廝混的相當的熟了,另外還有些箇中的緣由,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短短的三個月時間,三標一工區完成了二十多萬的工程量,二工區完成了九十多萬元。四標完成的工程量也有二十多萬,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