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3/4 頁)
與軍師。身先士卒、勇不可擋,又兼智慧超群,滿腹韜略,馮謙幾乎將他倚為左右手,處處聽取他的計謀。
每攻下一座城池,蕭然親筆寫下的安民告示不僅安民,而且歷數郝日無德,致使烏桓民心渙散、軍心動搖,人人抱怨國君失道,招致無妄之災。故而靖安軍所向披靡,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烏桓軍聽到“美修羅”之名,簡直聞風喪膽,有的甚至不戰而逃。
大軍直逼蒙闐城下,郝日已經惶惶不可終日。失去郝厲,他就知道大勢已去,可仍如溺水之人抱著一片浮木,指望他的將士們能夠抵禦外敵,保衛江山。只可惜烏桓那些錚錚鐵騎,那些粗獷剽悍的勇士,卻抵不住穆國一位年僅十四歲的美少年。
所有烏桓將士都知道,那位有著絕世風華的少年,卻是地獄裡派出的勾魂使者,奪人性命易如反掌,萬馬軍中一劍縱橫。
可是,他偏偏有著收買人心的力量,嶗泉破、岐關破,到第三座城池被攻破時,百姓已奇蹟般地安定下來,無人想到逃跑。只是關起門來,靜等戰爭結束。
訊息傳到王宮,郝日氣極敗壞、暴跳如雷,那種挫敗的感覺比失去一座城池更令他錐心刺骨。因為他知道,他失去了民心。
民心,已被蕭然得去。
蕭然,蕭然!郝日咬碎鋼牙,不過是個乳臭未乾的娃娃,卻有如此強大的實力。從頭細想,自己所走的每一步棋都被他輕易打敗,每條退路都被封得死死的。蕭然,他已將他逼入絕境。
靖安軍在城外按兵不動,城內郝日與眾臣如熱鍋上的螞蟻。一天,兩天,三天,心理的防線終於被拉到極限。在繃斷之前,郝日破釜沉舟,親率城中全部軍隊出城迎敵。
可是他已沒有武功,唯一憑藉的是京中守衛的三員大將。交鋒之下,其中一名被蕭然一劍斬於馬下,另一人傷於馮謙之手。烏桓軍大亂,而蕭然從馬上飛身掠起,猶如大鵬展翅,直撲敵軍陣地。強烈的劍氣擊倒一大片烏桓軍,郝日尚未來得及撥馬逃走,就被蕭然一把抓住。
腳尖在一名士兵肩上一點,身形扶搖直上,在空中劃過一條流星的軌跡,郝日的身子已被他丟到自己陣前。
蕭然飛落在追雲踏月駒上,長劍直指雲霄,舌尖發出清朗激越的聲音:“你們大王已經被擒,還要負隅頑抗麼?再不投降等待何時?”
敵軍之中鴉雀無聲,所有人都呆若木雞。頭頂仍有日光,可他們卻覺得陰雲密佈。
蕭然迴轉身來,從副將手中抓過郝日,用劍抵在他咽喉上,厲聲喝道:“下令撤軍,帶我們進城!”
郝日面如死灰,眼睛裡早已沒了野性、犀利的光芒,只有頹廢:“小王爺,我投降”他向自己的軍隊揮手,“退兵,大開城門,迎接穆軍進城”
馮謙在馬上朗聲大笑:“郝日,此刻已輪不到你投降了。我們在城外等了三日,無非就是等你主動求降。可你偏偏要拼個魚死網破,如今整個烏桓都在我們手中,你的投降已經一錢不值!”
他向後揚手:“進城!”
烏桓王宮。
黃葉凋零,露冷霜寒,一縷晨光衝破雲層,射入蕭然暫住的宮中。他一夜難眠,凌晨起床,寫下一封書信,天亮後即喚來紫電,命他飛馬趕回京城,交到皇上手中。
鳳清宮,臣相杜仲衡面帶微笑,向蕭潼道喜:“恭喜皇上,靖王果是絕世名劍,一出手便為皇上奪下一個烏桓。北地遼闊,但物資匱乏,只要皇上引以中原財富,彌補烏桓之不足。他日南北相通,國勢愈強。而皇上又展宏圖大業,真是可喜可賀!”
蕭潼垂眸,看著桌上一封書信,唇邊掠過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靖王來信了。”
“哦?小王爺怎麼說?”憑直覺,杜仲衡猜到這封信的內容必定不同尋常。
“三弟道,郝日願降。他求朕給烏桓一個機會,讓它成為我們的屬國,而非納入穆國版圖。只要郝日寫下降書,向朕俯首稱臣,並且主動讓位給郝凌。”蕭潼目注杜仲衡,“太傅以為如何?”
杜仲衡微微一愣:“小王爺他宅心仁厚”
蕭潼微笑:“太傅顧左右而言它?朕問的是太傅的意思。”
杜仲衡連忙躬身道:“回皇上,依臣之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對郝日這種反覆小人,皇上絕不可再饒過他。何況,郝凌乃是重情重義之人,郝厲死在我們手中,他若為救下郝日,必定會同意小王爺的條件。但只要他活下來,就會想著為弟報仇。從他以前逃跑那次就可以看出,他是全心全意維護本國利益的,未必會因為皇上的饒恕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