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1/4 頁)
葉昔昭會心一笑,心頭是滿滿的感動,“我明白,替我謝過太夫人。”等鴛鴦離開之後,她吩咐人請李氏到花廳。虞紹衡還在房裡睡著,為著避免發生意外吵醒他,便讓待客之地離他遠一些。
**
李氏坐了片刻,葉昔昭才款步進到花廳。
李氏起身施禮之前,倉促地打量了幾眼。面前的女子,一襲半新不舊的天水碧裙衫,有著絕美的容顏,掛著悅目卻透著疏離淡漠的淺笑。
這就是葉昔昭,讓人一見之下就覺得矮了她半頭。
與此同時,葉昔昭也在打量著李氏。李氏樣貌娟秀,舉手投足皆透著一份謹慎,整個人散發著遭遇種種不如意才會有的暗沉氣息。
這就是唐鴻笑如今的枕邊妻。
葉昔昭側身還了禮,從容落座,“夫人請坐。太夫人無暇待客,便命我代為款待,還請夫人體諒。”
李氏落座前淺淺笑道:“太夫人是明眼人,曉得我醉翁之意不在酒,今日不過是有意成全。”
葉昔昭似笑非笑,“夫人要見我,也不是一日兩日的事了,為何?”
李氏安然應道:“身在閨中時便想親眼得見夫人真容,出嫁之後愈發迫切,這才一再求見。”
“是麼?”葉昔昭漫應一句。
李氏道:“若是擾了夫人清淨,自當賠罪。”
葉昔昭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此時已見過我了,還有別的事麼?”
李氏略一沉吟,“不外乎是想與夫人閒話家常。”
“那你說說,我洗耳恭聽便是。”
李氏苦笑,眼前人這般的態度,若非有備而來,換了誰怕是也早已按捺不住被慢待的火氣拂袖而去了。
葉昔昭是這樣讓人無從接近的女子——李氏只是不明白,這樣的人,怎麼值得一些人強取豪奪,又怎麼值得一些人念念不忘為之痴狂。
斂起這些思緒,李氏語聲和緩地道:“自從嫁入夫家,公婆一直寬仁相待,婆婆更是手把手地指點我如何掌家處理內宅諸事,使得我出嫁一個月之後,便能主持中饋。”
葉昔昭不由笑了,“可喜可賀。”心裡卻在打趣自己:好好看看別人,哪一個似你這般不成器?成婚兩年後才開始著手內宅諸事的嫡長媳,整個京城恐怕只有一個葉昔昭。
李氏似是而非地笑了笑,繼續道:“後來我才曉得,婆婆之所以如此和善,也是事出有因——當初與大爺有過婚約的女子,是兩家人多年前便預設的事。”
葉昔昭心頭微動,斂目靜待下文。
李氏自顧自說了下去:“大爺與那女子的婚事,在多年前,實為大爺高攀。是以,我婆婆早就有了一番打算——只要那女子嫁入唐家就好,其餘的都不會讓兒媳費心,她便是多操勞十年二十年,也認了。我在唐家日子久了才聽說這些,細究之下,才知婆婆根本就是要打算勞碌終生,我如今這些福分,與那女子相較,著實不值一提。”
葉昔昭聽到這裡,腦海浮現出唐鴻笑父母的樣子,一個是倜儻儒雅,一個是溫柔和善,前者是父親多年莫逆之交,後者是極為寬和的女子。在她幼年時,那對夫婦還在外地,每年會有一兩次相形進京到相府做客。
的確是,她與唐鴻笑的婚事,是兩家人預設且認準不會出差錯的。
也的確是,早些年的唐家,不論怎樣,門第也是配不起相府。為了般配二字,唐家才會讓唐鴻笑成為父親門生,父親才會悉心教導唐鴻笑,處處偏愛三分。本意都是要唐鴻笑光耀門楣,不論早晚,成為能與相府千金相匹配之人。
便是因為兩家人認定婚事斷不會出差錯,便是因為父母與唐家人相互深信不疑,這才有了很多根本就不該有的憧憬——
唐鴻笑親人遷入京城定居之後,兩家人在幾年之內常來常往。在她十三四歲的時候,母親將持家之道一點一滴教給她,她總是一聽就頭疼,一看賬冊更是心生厭倦,滿腦子都是琴棋書畫。
由此,母親總是嗟嘆不已,又因著那時與唐母無話不談,時常在談笑間說她如何不成器。唐母的話鋒從未變過:只要她肯屈就嫁入唐家,別的又算什麼?只要她肯屈就嫁入唐家,唐家就斷不會讓她為任何事平添煩憂。她不願涉足庶務,那就等出嫁之後再說,真沒那份心思,旁人代勞便是。
便是因著這樣的緣由,母親再教導她總是點到為止,看她煩了就不會再勉強。
終究是太過想當然太過信任彼此,都認為以相府的門第、兩家的情分、唐鴻笑的才華,婚事是如何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