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4/4 頁)
是一個不願聽從主流權威的人。他的周圍環繞著無數人教他做“該做的事”,甚至連外界環境都逼迫他接受; 但他仍然擁有自己穩定而平靜的境界。
師傅教導他復仇; 身邊人勸導他做武林第一。每個人都想將李不忘往既定的路上引導,他卻不為所動。
楚苗其實不覺得結局很悲慘,只有在乎“復仇”和“天下第一”的人才會感到憋屈; 為主人公惋惜。李不忘從未重視這些,他選擇失去,又何嘗不是一種得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甄姍覺得楚苗的話有點道理,但心裡又說不通自己。
楚苗沒有強求,提議道:“如果您看完打磨後的劇本,仍然抱著這個想法,我們可以再對結局進行討論。”
甄姍點點頭,她同意下來,等待楚苗的最終劇本。四人初步商議完電影,便告別離開。
回去路上,陳博格突然道:“《無忘》是師姐自己內心的想法?”
楚苗一愣:“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覺得故事和現實很像,師姐小時候難道也有嚴厲督促的長輩?”陳博格聽完楚苗剛才的闡述,忽然意識到她和李不忘的共通之處,這個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對映著編劇對生活的思考。
楚苗以前寫劇本時,並不會投入太多自己的經歷。她擅長用跌宕懸念的情節,把握故事的節奏,並不常表達人的情感。
楚苗想了想,坦然道:“這麼說也可以,不過我父母倒不嚴格,更多是周圍的環境……從小到大都會有人告訴你什麼是好的,什麼是應該去做的。小時候是好好學習,長大後是好好賺錢,彷彿世界上的優秀和成功都是千篇一律,可以複製的。”
陳博格平靜道:“但你這兩點都做得很好。”
楚苗無奈笑笑:“做不到的人抨擊這種觀念,會被人稱作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只有做到的人,才有資格張口表達。”
她小時候做“優等生”,成年後做“成功者”,但不代表她完全預設這條路的正確。這就像支撐劉寧繼續創作的東西,絕不是世俗意義上的勝利,而是他內心裡別的東西。
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