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要納開口稅,所以除了正常夭折的,許多人家裡窮,生多了就溺死或者丟掉,”林正苦笑一下,說:“我大概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被丟在興安寺門口的,怎麼會不知道。”
其實不是大概,而是就是,當初他剛穿越來,還沒來得及因為穿越震驚,就被生了出來,而剛生出來一個時辰,還沒能看清楚這一世的父母長什麼樣,就被一個破抱被包著,趁著天還沒亮被丟到了興安寺的門口,結果被早起巡寺的了語長老撿了回去。
想到前世他也是出生就被丟在孤兒院,靠國家養到十八歲,為了省錢考了免費師範生,最後當了老師,林正嘆了一口氣,哪怕他不信命,也不得不感嘆,他真的沒有父母緣。
張松本來想給王大胖和林正說一下這世道的艱辛,卻不想戳了林正的傷疤,看到林正在那低著頭,張松反而過意不去,忙安慰道:“是叔說話沒分寸,你也不要太在意過去,人總要向前看。”
林正其實早就看開了,剛才只不過有點感傷而已,聞言說道:“沒事,起碼他們是把我丟在寺門口,沒把我直接丟在河裡。”
張松聽了,頓時放下心來,說:“你能看的開就好。”
張松看著氣氛不大好,就忙轉移話題,說:“如今咱們的地種不了,卻還得交稅,各位有沒有什麼打算。”
聽到這個,趙矽王大胖林正頓時來了精神,別的都是小事,現在如何活下去,卻是大事。
趙矽想了想,說:“我也沒別的本事,就會種個地,我看了,這地如果種莊稼,只怕收的糧食還沒費的種子多,所以糧食不能種,不過我打算去淘換點豆子來,那個耐活,應該還可以,也省得浪費地。
不過這個只怕不夠交稅的,我打算等農忙時,那些鄉紳的田莊缺人,我去當個長工,應該可以過的活。”
好吧,會幹農活確實是一項硬技術!
王大胖看著自己的這一身膘,想到在地裡種地,直接打了個冷顫,說:“我還是去泗水城看看吧,看看哪個酒樓要廚子,啊不,要幫廚的,應該能包吃,至於月銀,我存下來,應該能夠交稅吧!”
一個去種地,一個去當廚子,林正努力想想自己會什麼,說:“我識字,會寫字,會念經,會算數,會,對了,我會算賬,我會打算盤。”
林正突然激動的說,他終於想起了自己的一項技能,他會珠算!
張松詫異的看了林正一眼,問道:“會到什麼程度,打的熟嗎?”
想到當初小學時珠算比賽他還拿過獎狀,林正忙點點頭,說:“熟!”
“那明天我們進城的時候,你去看看有鋪子缺賬房先生,”張松想到什麼,皺了皺眉頭,說:“算了,還是問問有沒有賬房先生手下缺人吧,就算你會算賬,那些鋪子的賬房先生都是主家的心腹,也不會讓你一個外人去幹。”
林正知道張松說的有道理,說:“只要能有活幹,能有工錢就行。”
然後三個人轉頭看著張松,想知道他打算幹什麼,就見張松神秘一笑,說:“明天你們就知道了。”
結果第二天,林正三人就看到張松穿著一身道袍,左手拿一個長條幅,上面寫著“麻衣神相”,右手拿著一個浮塵,頭戴一個八卦帽,活脫脫一個算命的打扮。
“你!”王大胖用手指著張松,說:“你不是和尚嗎?”
張松翻翻白眼,說:“和尚是忽悠人,道士也是忽悠人,現在我當不成和尚了,我不去裝道士,我這些年當住持練的把死人說活的本事,豈不是白費了!”
趙矽王大胖林正:………這也行?
作者有話要說: 注:南宋時期的農村,有個習俗,叫“生子不舉”,即生了孩子不養育,把嬰溺死或扔掉。
第六章
三人雖然被張松某種程度上的“不要臉”驚著了,可如今世道艱難,吃飯才是第一要緊事,再加上張松假扮道士去算命,丟的也不是佛門的臉,所以眾人雖然吃驚了一下,卻也很快就習慣了。
看著天已大亮,三人又蹭了王大胖一頓早飯,就決定一起先進城看看,不光要把昨晚計劃好的事情辦了,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那就是先把戶籍落下。
昨天那兩個官兵跑的比兔子還快,他們的戶籍文書,如今都還在自己手中攥著呢!
四人略做收拾,就往最近的泗水城走去。
泗水城雖然不大,卻是千年古城,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夏商,史書上有名的卞縣,就是泗水城的前身,所以等林正四人趕到城門前時,一座古樸大氣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