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3/4 頁)
一時又怒火沖天,對著楚王和慶王一頓好罵,一是知情不報,錯過救災良機;二是策略不妥當,私自賑災,引發民憤,難以平息。
皇甫北楚捱了好一頓罵,回到楚王府時,已是黃昏時分。
沈雪如眼巴巴的派桐花過來請他去,他眼皮子也不抬,就進了薛賓鶴的房間。
薛賓鶴那日跪久了,身子有些虛,好在並不礙事,母子平安。
沈雪如本來也只是有意刁難一下,出出胸口中的悶氣而已,卻不料氣是出了,到了晚間就傳來孃家被砸搶了訊息,急忙遣人去打聽。
待聽到母親哭訴得皇上雷霆大怒時,情知不好,親自下廚燉了一桌子的菜,想向皇甫北楚解釋,卻連個機會都沒有,獨自在房中哭了一夜。
此事中,她本是無辜,怪就怪長寧公主一時氣憤,將事情透露給皇帝,惹得皇甫北楚連個辯解的機會都沒有,就被含沙射影的訓誡了一通。
自然會遷怒於她。
慶王被訓斥,楚王被訓斥,瑞王也被訓斥。
不同的是,慶王與楚王是兩邊不討好,瑞王雖然為民請命失敗,現在卻深得百姓愛戴。稱讚他危機關頭站出來,救民於水火。
更有見風使舵者,此刻順勢將瑞王也推到了太子人選之列。
皇甫北楚局勢堪危。
霜子聽到這些話時,下意識的抬頭看了看對面坐的皇甫北楚。他自從進門後,一動不動的坐在那裡許久,似乎是在發呆,又似乎是在思考。
霜子不敢亂動,生怕驚擾了他。
屋裡燃的薰香都換過一茬了,皇甫北楚才動了動身子,抬起頭自言自語:“決不能坐以待斃。”
霜子小聲問:“王爺可有什麼應對良策?”
皇甫北楚似乎是想到,卻又終於沒有說出半個字,只留下一句:“晚上等我吃飯。”
霜子隱約猜到,他已經有了上好的應對之策,只是不知道是什麼。
事情的發展,從她轉身離開沈府的那一刻,就已經超出了她的掌控。
她本意不過是讓沈國公迫於民意,出面賑災,拿些糧食出來,如此便顧不上皇甫北楚的危機。
卻不料,那些難民膽大妄為,居然將沈府趁勢搶了個精光。
翌日她找到吳剛,才知道當天另有一夥人,趁著民情激憤,鼓動大家衝進了沈府。
事已至此,查無可查,霜子給了吳剛一些錢財,讓他趕緊出城躲起來,走得越遠越好。
事情雖大,但當時鬧事的百姓早已經散去,各自回家各自生活,要想抓到個帶頭的,都很難。長寧公主雖然成功的告了御狀,沈府卻成為空殼一座,再無力迴天。
此時餓殍遍野,皇上自然不會大興土木,為姑母建一座園子,更何況這全是因沈國公不願意出面賑災的緣故,才引發此事,皇上氣都生不完,一時三刻也管不了。
沈國公被皇上斥責一番,未加以任何撫慰不說,連長寧長公主都沒有給個好臉色。
沈白山只能靠著積攢的古董,勉強維持著生活。好在他有朝廷俸祿,長寧公主也有例銀,日子過的還行,只是這個大笑話,卻無論如何也是抹不去的了。
沈雪如起初還想扶持孃家,回家了一趟,待問明原委,氣得立刻就回來了,再也不提幫扶孃家的事情。
她第一次覺得,楚王妃的位置,離她越來越遠。
因為整個沈家,都陷入一種深深的無力感之中。
起初,長寧長公主也是打算跟風救濟災民的,沈白山老謀深算,想留著存糧給皇甫北楚作為後援,以此要挾立沈雪如為楚王妃。
算盤打的好,事實上皇甫北楚也上門求助了。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好好的一步棋,竟然一群災民給毀了。
三十六章 舊人新歡(上)
沈雪如費了不少功夫,又是打扮又是做菜,每日面帶笑容,讓人如沐春風。可看皇甫北楚連她的面都不見,知道已然無法獨善其身,倒是乖覺了很多。
災情還在持續,皇甫北楚臉上的鬍子也越來越深,每日容顏憔悴,絞盡腦汁。
有一天不知道薛賓鶴哪句話不對惹了他生氣,竟然被罰跪在鴻院中,開口就是兩個時辰。若不是老夫人及時趕到求情,只怕薛賓鶴的胎兒,此番倒是真保不住了。
第二日,就聽說皇甫北楚衝出鴻院時,偶遇沈雪如,去了錦苑,還一連三個晚上都宿在那裡。
意兒口中罵罵咧咧的,道:“沈雪如此番也真夠下血本,你知道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