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頁)
“不敢。”虞冕一改入席後那副不冷不熱的態度,恭敬拱手,“襄王的計劃與行動,並非在下所能干涉。在下所能做的,僅僅是在旁邊順水推舟一把罷了。”
“那你倒說說,本王有怎樣的計劃與行動?”
“襄王會壓下一切,只當什麼都沒有發生過,大張旗鼓地送我等回國。”虞冕說,頓了一頓,露出一個苦澀又無奈的表情,“因為南梁與北周的癥結,從本質上說是一樣的。”
南梁皇室與虞家之爭,是內鬥;北周皇帝與攝政王之爭,亦是內鬥。君主的猜忌,迫使本想忠於國事的臣子為了自保,不得不選擇走向那條與其相抗的不歸之路。
提起這個話題,氣氛陡然凝重了下去。沉默之中,兩個同病相憐的男人心照不宣地舉杯,一仰而盡。
“假公主究竟是怎麼回事?”放下酒杯,秦景陽開口道。
“在進入北周、來往此地的路上,她趁我們不備,吞金自盡了。若是就此打道回府,使臣團一行人必將受到聖上的重罰,故而青窈自告奮勇,提出以假亂真,走投無路之下,在下也只得抱著僥倖心理同意,結果卻害了她。”虞冕低垂著眼,表情有些悲傷,“被王爺以不知何等方式看穿之後,她為了死守秘密而選擇自殺,留下遺書,提議在下以此陷害王爺。這樣一來,北周為了讓這場風波趕緊過去,便會盡快送我們回國,她是如此期望著的,可惜低估了您。”
“但是你沒有低估本王。”秦景陽道。
虞冕苦笑:“沒有低估又如何呢?在下終究是輸了。其實最為穩妥的辦法,應是在青窈死後,由在下隱瞞下遺書的事情,只說公主與王爺有緣無分,儘快訂立了條約後便離開北周。和親的危機一旦解除,想必王爺也就沒有繼續尋根究底的必要了。待回到南梁後,便對聖上說公主是來到北周都城後才自盡的,青窈則是殉主而死。這樣一來,雖然和親失敗,但出使的任務至少完成了一半,聖上也無法找藉口重罰在下。”
“那你……”秦景陽疑惑道。
“假使如此,雖然在下能逃過一劫,可以聖上的性格,必是要處死紅釉等人的。”虞冕坦然道,“青窈會毫不猶豫地犧牲自己,就是因為相信我虞冕能將使臣團眾人全部平安帶回南梁。我……不能讓她失望。”
秦景陽默然。半晌,拿起酒壺示意。虞冕起身,雙手持杯,由他為自己親手滿上。秦景陽又給自己斟酒,兩人再度共飲。
“虞冕。”放下杯子,襄王突然開口。“孟煦不仁不義,絕非明主。所謂良禽擇木而棲,你何不來我北周?”
作者有話要說: 防盜徹底失敗QAQ秒盜都防不了了,我選擇放棄,今後標題君恢復原狀,前面的一會兒也會改掉。
明天南梁的事情就能告一段落了,剩下的一些還沒解決的事情都會一併說明的。然後就是大家所期待的——
【預告——秦景陽:本王經過慎重考慮,決定娶你為妻。楚清音:不好意思風太大我沒聽清。】
☆、再次相見的契機
聽見秦景陽居然想拉攏自己,虞冕先是訝然,隨即便搖頭苦笑起來:“襄王莫要說笑。聖上負我,可南梁並未負虞家。虞某再不濟,也不至於做叛國背姓之人。此事……還是莫要再提了。”
秦景陽也知道不現實,因此只是隨口一問而已,聽他回絕也不意外,半調侃道:“倘若他日虞三公子改變了心意,一定要事先告知於本王。無論是三公子還是江南虞氏,只要肯來,本王必將倒履相迎,奉為上卿。”
“王爺若是有朝一日情非得已需要投身南梁,虞某雖不敢放下容君再展宏圖的豪言,保王爺一世周全,衣食無憂,倒也還是可以勝任的。”虞冕莞爾,同樣回敬了一句。兩人相視而笑,舉杯共飲。
“這次的事情,便到此為止,一筆勾銷。”放下酒杯,襄王說道,“本王可作出擔保,令你南梁使臣安全回返。至於公主的死訊,本王也會暫時壓下去,待過了數十日再發出訃告,只說她染病離世。倘若回去後孟煦問起,你便說我北周留下了公主,其餘事一概不知便可。”
虞冕聞言,面上不覺露出瞭如釋重負的神情。他長身而起,正正衣冠,向秦景陽鄭重一禮:“襄王雅量,虞某代使臣團上下,拜謝王爺相助之恩,沒齒難忘。”
“不必多禮。本王從不不做虧本生意,放你回去安的是什麼心思,虞三公子也都明白。”秦景陽擺手道。
“立場相左,襄王從北周的角度謀劃,自是無可厚非。假使您說是真心實意要幫助在下,在下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