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部分(第3/4 頁)
六章 劉大宏的煩惱
二日。
蘇長安走到了西江城口,觀滄海一路隨行。
待到了城門口,二人很是有默契的停住了腳步。
“你想好了?”觀滄海問道,嘴角帶著那抹熟悉的笑意。
“嗯。”蘇長安頷首,臉色冰冷。
“也好。”觀滄海點了點頭,“我倒是略懂一些奇門八卦,昨日為你算了算,你的命宮,生門在北,去了那裡,或許會有轉機。”
命裡之說,本就玄妙。
就是天璣郭雀亦或者那位觀星臺的太白道人也不見得能明其就裡,觀滄海說他略懂,那估摸著就是略懂。
自然也就當不得真。
“那長安這便去了。”蘇長安朝著觀滄海拱手說道。
他臉上的神色在那時變得極為嚴肅。
觀滄海不願離開西江,可留下來,只有死路一條。
蘇長安雖與他相交不深,但此去一別,恐再無相見之日。
他心頭愁緒萬千,萬般話語亦不知當如何說道。
最後只能拱手道了一句“保重。”
“保重。”觀滄海臉上的笑意少見的被收斂了起來,他同樣朝著蘇長安如此說道,神情肅穆。
蘇長安聞言,最後深深的看了觀滄海一眼,便豁然轉身,順著那些流亡的難民,決然的離開了西江城。
他再次戴上了一隻蓑笠。
朝廷依然在追殺他,聽觀滄海提及,似乎在北地他的通緝令已然傳開,此去一路,他自然還得小心行事,避免一切不必要的麻煩。
這也為他前往北地又多了一個理由。
朝廷如此想要殺他,他的父親自然難以置身事外,雖然有古羨君的保護,他大抵還是相信不會有人敢在北地對他動手,可是那畢竟是他老爹,他如何能夠安然的還在外漂泊,置他的生死於不顧?
想著這些,他忽的歸心似箭,腳下步伐也快了起來。
他的身子漸漸化作了一道流光,將西江城遠遠的拋在了身後。
……
七月。
夏去秋來。
古來有道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這說的便是七月。
去了暑熱,來了秋寒,但這秋寒未深,反倒讓人舒心。
可這般的天氣,卻沒有讓劉大宏高興起來半分。
說起來,他老劉也是見過大世面,看過大人物的人。
早在三年前,他護送著去往長安的那幾位少年中,如今便有那赫赫有名古家小侯爺古羨君。更有那一位被朝廷通緝的要犯,蘇長安。
其實劉大宏一直想不明白。
在他記憶中的蘇長安,是一個有些木訥,但實際上卻極為善良的男孩。
對於朝廷通緝令上提到的什麼私通妖邪,加害玉衡聖人之流的說法,他是怎麼也無法與蘇長安聯絡上的。
不過這些都是那些高高在上的掌權者考慮的事情,劉大宏的生活還要繼續,有了古家給的不菲的報酬,他拿出一大半分給那些死去弟兄的遺孀,自己留作的依然不小,拿著這個錢,他在長門去了一個媳婦,昨年,他婆娘的肚子爭氣,還給他生了個大胖小子。
說起來他也算是有了家室,又有了孩子,倒也算得上美滿。
可劉大宏不願意自家孩子長大後還與自己一般做著不著家又危險的行當,但想要出人頭地,對於平頭百姓來說,最有效也是最簡單的方法,自然是去到學院讀書。
無論做武生還是儒生,但凡能爭氣被長安的學院看中,哪怕只是一個末流學院,那也是不得了的事情。
比若當年和蘇長安一同去到長安城的那幾個少年,如今都在長門坐上了官位,雖然並不是什麼大官,但也足以讓劉大宏這樣的尋常百姓豔羨不已。
劉大宏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孩童長大後能與他們一般。
或者說做父母大抵如此。
在孩子小的時候便開始想著如何讓他過好這一生。
說是含辛茹苦,可其中的念想與付出,又豈是這寥寥四字所可以講得明白的。
但是學院讀書的費用可是不菲,尋常家又哪供奉得起。沒有辦法,劉大宏又得撿起自己的老行當,召集起一幫手下,走起了鏢。
好在,他在長門還是頗有名聲,很快便有組起了鏢隊。
可壞在,這些年天下並不太平,他的生意受到牽連,也並不太好。
前些日子才接到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