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2/4 頁)
。脫到裡衣時,楊雲才發現,郯王裡衣的後背,已經整個被冷汗溼透了。
“殿下,這”楊雲一看,立刻說:“老奴去給殿下拿件裡衣換上。”
郯王無力的點點頭,說:“去吧!”
楊雲立刻去隔間的箱子給郯王找新的裡衣。
林清在旁邊給郯王倒了一杯熱茶,郯王端著一飲而盡,緩了緩,才對林清說:“今天多謝先生,要不是先生在宴會前曾和我說過這個的問題,今天說不定會出亂子。”
林清給自己也倒了一杯熱茶給自己,喝了一口,淡淡的說:“在立太子的關頭,故意上書推舉某位皇子,引起皇帝的不滿,這個無論哪朝哪代都有過。甚至在漢景帝時,大長公主為了不讓太子劉榮繼位,故意讓大臣上書,請求立太子生母慄姬為皇后,慄姬因此被景帝厭惡,最終導致太子劉榮被廢,後來自殺。”
郯王聽了心中慼慼然,說:“如今,我也經了一出,還好先生提點的早,今日這局才能順利過了。不過,先生,您是怎麼神機妙算的算到今天會出事的?”
誰知林清看著他,搖搖頭說:“我不知道今天會出事啊,我只是把史書上所有皇子爭太子之位失敗的案例都整理了一下,然後給殿下背了一遍,讓殿下預防一下啊!”
郯王:………
這樣也行?
第一百三十三章(二更)
楊雲拿了一件裡衣; 給郯王換上,服侍郯王躺下; 說:“不管怎麼說; 還是多虧先生有先見之明,要不這次事情真的麻煩了,老奴當初在後面聽著; 嚇得腿都軟了。”
林清喝著茶,搖搖頭,說:“其實這次的事雖然看著兇險,可卻真沒大家想的這麼嚴重。”
郯王用一隻胳膊支起頭,看著林清; 說:“怎麼說?”
林清把茶放下,笑著說:“聖上三十歲就從先帝手中接過皇位; 到如今在位已經超過三十年; 聖上為人又一向強硬,所以大家都覺得聖上厭惡被人逼迫,而此次事件背後的人,應該就是抓住聖上這個點布的局。
可聖上雖然強勢; 喜歡說一不二,卻不代表他好糊弄; 聖上掌國三十年; 天天看著大臣勾心鬥角,就和看小孩子過家家是一樣的,今天這局; 許多明眼的大臣都看的出來,更何況是聖上,這世上,就是有一些人,喜歡自作聰明,覺得可以將別人玩弄於股掌之間,卻不想想,他要玩的人,吃過的鹽比他走過的橋都多!”
郯王說:“所以先生當初才提醒我,要實話實說。”
林清點點頭,說:“聖上年級雖然大了,卻不是糊塗人,與其想辦法糊弄他,倒不如實話實說顯得誠懇,再說,聖上只怕也早有打算立殿下為太子之意。”
“什麼!”郯王蹭的一下從榻上坐起來,說:“父皇真的想過立我為太子?”
林清看著郯王,心裡嘆了一口氣,聖上把立太子的事拖的太久了,拖的自己這些兒子都絕望了,如今哪怕聖上自己真想立太子了,這些兒子也不相信了。
林清看著郯王說:“太子,乃國之儲君,是一國之根本,殿下覺得,聖上會為了一時意氣,就下旨立殿下為太子?”
郯王聽了搖搖頭,他父皇絕對不是這種輕率的人,不過還是有些猶豫的說:“可父皇他怎麼可能會想立太子?”
林清聽了,不由有些發笑,為什麼所有人都覺得聖上不會心甘情願的立太子呢?
“殿下,聖上當初不願意立太子,一方面是因為他舉棋不定,聖上本就不大喜歡大殿下,可只要立太子,他就越不過身為嫡長子大殿下,另一方面,就是當初聖上正值壯年,正是強勢的時候,又怎麼會願意立儲君分自己的權呢!”林清說道:
“可如今,聖上年紀大了,這兩年身體又越發不好起來,身為一國之君,聖上怎麼可能不考慮立太子的事,之前一直不露,只怕是怕露了引發亂子,可現在亂子已經出來了,還以三位皇子為代價,只怕聖上心中也後悔不已,畢竟白髮人送黑髮人,那現在,聖上怎麼可能不認真考慮立太子的事?”
郯王聽了,覺得林清說的確實有道理,不由點點頭。
林清笑著說:“所以今天雖然看著是險局,卻實際上並不算,大家還把想法停留在以前,卻不曾想,以前聖上是四個兒子,如今聖上只有一個兒子,有四個的時候,人難免想要挑挑揀揀,選個最好的,可當只剩下一個的時候,只要不是太差,大多也就湊乎了。”
郯王聽了,頓時有些好笑,說:“以先生的說法,這算不算是物以稀為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