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1/4 頁)
由系腦趺醋�謐約何蛔由稀�
聖上坐到自己的位子上,看到旁邊僅剩的一個兒子,心裡嘆了一口氣,還是例行的先問了問郯王怎麼樣了。
郯王忙起身,一一認真回答,等回答完了,郯王跪下,說:“兒臣前些日子看著快過年了,想給父皇準備一份賀禮,可兒臣所有,都是父皇所賜,再送給父皇,如何能表達兒臣的心意,故兒臣思來想去,特地沐浴齋戒三日,替父皇抄孝經半個月,為父皇祈福,祝父皇福壽安康,萬壽無疆!”
郯王說完,手一抬,楊雲捧著匣子上前。
聖上對旁邊的大太監點了下頭,大太監忙上前,從楊雲手中接過匣子,然後開啟,捧到聖上面前。
聖上伸手從匣子中拿出來,看了一下,發現都是用小楷工整的抄的,看了看厚度,想必廢了不少時間,覺得兒子心意還是蠻誠的,不由有些滿意,揮了揮手,讓大太監收下,對郯王笑著說:“我兒孝順。”
郯王忙說:“唯願父皇身體康健!”
聖上聽了,不由開懷大笑。
郯王看著聖上心情不錯,就行了一禮,然後退回到自己座位上坐下。
等坐下後,悄悄的鬆了一口氣。
結果這口氣剛松出來,就看到下邊一個官員從席位上站起來,走到中央跪下行禮,大聲說:“郯王殿下仁孝德佳,如今東宮空缺,國無儲君,臣懇請陛下早定國本,立郯王為太子,以安民心!”
本來熱鬧的大殿,瞬間鴉雀無聲。
郯王林清頓時心中一緊,不由在心裡對這個挑事的大臣破口大罵。
本來郯王進獻孝經的事,哪怕這個主意並不出彩,聖上也會覺得這兒子不錯,挺有孝心的,可如今這個大臣一來這麼一出,就好像郯王做孝道是為了太子之位,哪怕事後聖上明白這個大臣不是郯王指使的,印象也會大打折扣。
這個大臣不是腦子不好使,就是故意的!
誰知這位大臣好像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直接跪下,說:“如今東宮空缺,臣請陛下立太子以正國本。”說完了,在大殿上砰砰的磕頭。
脅迫聖意!
大殿上凡是心裡明白的大臣頓時心中一凜,郯王更是黑了臉,這個時候,他要還看不出來有人故意害他,他這些年就白活了。
大殿上一時除了砰砰的叩頭聲,再無一絲聲響。
許多大臣都緊張的看著聖上,等著聖上發話或發火。
比起眾人的緊張和惴惴不安,聖上臉上倒看不出什麼喜怒,更是連看都沒看下面正在叩頭的臣子一眼,甚至還笑著問慧貴妃,說:“愛妃覺得,朕該不該立郯王為太子?”
慧貴妃面無表情的淡淡回答道:“陛下,後宮不得干政。”然後就閉口,接著在邊上裝壁畫。
聖上在慧貴妃這裡碰了個釘子,又看著下首的郯王問:
“郯王,你覺得朕該立你為太子麼?”
郯王不得不站起來,走到前邊,跪下說:“此事兒臣不敢非議。”
聖上說道:“朕讓你說,你就說說。”
郯王無奈,只好說:“太子,乃國之儲君,如今前面三位皇兄都去了,兒臣身為僅存的皇子,又豈會不想!”
郯王此話一出,眾人大驚,雖然眾人都知道郯王會這麼想,甚至眾人也這麼想,可誰都沒想到,郯王居然會實話實說,甚至連聖上眼中都閃過一絲驚訝。
不過聖上隱藏的很好,接著問:“那你也覺得朕應該立你太子。”
郯王站起來,對聖上行了個大禮,然後才說:“兒臣是想要太子之位,可兒臣更希望,是父皇覺得兒臣能勝任太子之位,親自給兒臣太子之位。”
我想要,但我更希望是您給的,聖上聽著郯王話裡的意思,突然哈哈大笑,站起身來,走下御階,走到郯王面前,親手拉起兒子,然後說:
“朕,今日,立皇六子,郯王,為太子,由內閣擬旨,曉喻天下,禮部選吉時,舉行大殿。”
內閣閣老文閣老和禮部尚書沈茹趕忙出列,說:“臣遵旨!”
此時被聖上突然立太子驚呆的眾人也紛紛回過神來,趕忙起來,拜倒,大聲說:“恭賀陛下,喜立太子!”
然後又起身,再向郯王拜倒,大聲說:“恭賀太子殿下。”
…………
郯王帶著林清和楊雲回到王府,剛進了正院,就一個踉蹌。
林清和楊雲連忙把郯王扶到內室的榻上,楊雲上前幫郯王把外面的親王裝束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