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3/4 頁)
銀子,臉色好看些了。
她也認為媳婦說得沒錯,二房在顧府東路這邊有大大小小有六個院子,幾十間房子。她剛才聽媳婦說了,給安氏等人住的是最東北靠後街的一個小院子,那個小院子之前一直都是放雜物的。如今被安氏租了去,一年憑空多出來三十兩銀子,比她孫子一年下來得的月例銀子還多六兩,要是安氏住個十年八年的也得多出來好幾百兩銀子,足夠在京郊買幾十畝好地了。比白空在那裡一文錢沒有好多了,反正顧府裡的房子也是長房所有,不拿他們的房子賺點兒錢白不賺。
思及至此,魏老太太和緩了聲音對藺氏說:“按說你兄長亡故,剩下你寡嫂還有你外甥和外甥女兒,咱們也該幫他們一二。只是你曉得我們二房還的倚靠長房過日子呢……但不知道你寡嫂他們吃喝這些……”
藺氏忙說,她嫂子說了,願意出每月二兩銀子給二房,交到二房這邊的大廚房裡,在大廚房裡提飯回去吃。而且,她還願意出三個粗使小丫鬟的錢,要三個人過去使。
說到這裡,藺氏特意提醒婆婆,這三個小丫鬟只管問長房要就行了,要過來之後,她寡嫂給的三個丫鬟的工錢不又是二房的了嗎?這麼一來,安氏母子三人住到顧府之後,二房憑空可以多出來四十多兩銀子呢。
“好,好,算你精明。既然他們願意出這些銀子,就讓他們住府裡好了。只不過,你得提醒他們一聲,既然住到顧府裡面,就要守這府裡頭的規矩,別惹事生非,給咱們添亂。不然,即便給這些銀子,也得讓他們搬出去。”魏氏最終道。
“是,母親。”藺氏趕忙應承。
魏老太太接著便揮一揮手,讓她回去吧。
藺氏隨即辭了婆婆,走出來,不禁勾唇一笑。她就知道,婆婆這個人,只要得了銀子,她是不會再有什麼不滿的。而且,能夠佔長房便宜的事情,更是她那個婆婆樂意做的。
晚上,藺氏的丈夫顧金山回來之後,一開始知道藺氏接納安置安氏母子的事情也非常不滿,不過,後來在知道安氏給了銀子出來租院子以及自己出銀子吃飯後,唸叨兩句也不說了。
藺氏跟前的大丫鬟綠葉帶了兩個小丫鬟並一個粗使丫鬟過去,叫巧兒的一個七八歲的小丫鬟分給了詠蘭使,一個叫雙兒的八|九歲的小丫鬟給了安氏使喚,還剩下一個叫冬兒的粗使丫鬟幫著灑掃做些粗活。
自此以後,安氏和其一雙兒女就在顧府住下來了。
只不過,住雖然住下來了,可後面的問題又來了。那就是安氏的一雙兒女的教育問題還沒解決呢。
那個時候,都已經是三月了,嘉宜等人上學也有一個多月了。
藺一鳴和藺詠蘭隨著安氏到了顧府安定下來後,在家裡悶了幾日,就向安氏提出了這個上學的事情,說他們總不能就這麼關在屋子裡自學吧,再說了,自己學也學不好。
安氏其實這幾天見到孩子們悶在屋子裡,心裡也有點兒著急,她也知道兩個孩子該去上學。只是進了京城,手上又拮据,根本不可能給兩個孩子請老師。要說,女兒的學習還可以耽擱,但是兒子的學習豈能耽擱。與其說去找個顧府外頭的學堂讓兒子去讀書,那還不如讓兒字進到顧家的家學裡去上學。只是,這才麻煩了小姑在顧家安定下來,緊接著又要去找人家想辦法解決兒子上學的問題,安氏真是開不了口。
她跟兩個孩子說了說自己的難處,又問他們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這個上學的問題。
一鳴道:“既然住進了顧家,自然是進顧家的家學裡去讀書最方便,還可以認識下顧家的大少爺世平,另外跟二少爺世榮也能拉近關係。兒子就算將來考中個秀才,跟他們搞好關係,以後也能想法子謀個出路的。”
安氏點頭:“不錯,為娘也是這麼想的。只是,如今咱們不好麻煩你們姑姑的……”
詠蘭想了想,忽然高興起來,說:“哥哥想要進顧家的家學,恐怕還是得讓長房那邊的人點頭才行。前些日子,咱們頭一次到顧家來,我瞧見珍表妹跟長房的三姑娘關係好,我看不如跟珍表妹說道說道,讓她去求一求三姑娘,讓三姑娘幫忙在顧老太太跟前說說,顧老太太要是點頭了,不但哥哥,就是我也能進顧家的家學裡跟珍表妹一樣上學。”
安氏問女兒:“那個三姑娘肯幫忙麼?”
詠蘭:“我冷眼旁觀,那個三姑娘是個和善之人,若是求了珍表妹去說,她未嘗不肯幫忙的。再說了,如今別無他法,除了這條路,沒有別的路好走,只能試上一試了。”
安氏:“好,蘭兒,哪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