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2/4 頁)
是的確是不好在她公婆還有男人面前交代,若是自己掏銀子去補窟窿,她又覺得吃虧。糾結了一番之後,她還是覺得老話說得對,人親財不親,錢財上頭弄清楚些這交情才能長久,即便是親戚也該這樣。
本來她大哥病逝,嫂子和她的一雙兒女處境艱難,按說她這個當小姑的就應該幫助他們,提供住處,分文不收不說,甚至連他們的衣食都該管了。可惜,這家裡面不是她一個人說了算,上頭還有公婆,還有她那個小氣的丈夫。話說回來,她認為提供住處給嫂子和外甥外甥女,庇護他們,其實已經算是幫了忙,還盡力了。
“小姑說什麼話,我這當嫂子的曉得就這樣都已經讓你夠為難了。你大哥不爭氣,淨給你們添麻煩,以後一鳴和詠蘭大了,有出息了,必定報答小姑一家人的。”
藺氏聽了嫂子誠心誠意說的話,忙說:“嫂子說哪裡話,都是一家人,但凡我們能幫的,就幫,要是說什麼報答的話,就太客氣了。好了,不說了,我叫人來幫著嫂子打掃院子,安置下來再說吧。”
說完,就挽了安氏的手往她這邊靠後街的一處小院去,那座小院兒緊鄰顧府東路的一個角門,平時進出方便。
只是這院子有些小,之前是堆放雜物的地方。
現如今安氏和其一雙兒女住進來了,藺氏就叫人收拾打掃,將那些雜物搬出去,又去開了庫房,搬了三架床並一些傢俱帳幔和棉被等物來安放好,另外還有些雜七雜八的東西再慢慢尋了來補充到屋子裡去。
忙活了半天,總算是安置好了,藺氏想了想覺得安氏跟外甥和外甥女兒既然住了進來,這跟前沒個丫鬟服侍總是不好,別的不說,粗使丫鬟總要兩個的,總不能事事都要他們親自動手吧。遂提議道:“嫂子,我看這樣,我給你們派四個人來,一個小丫鬟服侍詠蘭,一個服侍一鳴,還有一個服侍你,再要一個粗使丫鬟幫著做做粗活。這四個人一月下來也只需要一兩五錢銀子的月錢,另外吃飯你們也不用自己做了,直接交二兩銀子出來,叫跟前的丫鬟每日去二房大廚房裡去拿飯就行,你看如何?”
安氏聞言,連忙在心裡算了算賬,按照小姑所說,一月二兩銀子的飯錢,那一年就是二十四兩,四個使喚的丫鬟的工錢一年就要十八兩,加起來就是四十二兩了,再加上給小姑的三十兩租下院子的錢,她手上的錢就所剩無幾了。
若是跟前只要兩個丫鬟,一個給女兒使,一個做粗使丫鬟幫著提提飯,灑掃一下,倒還能剩下幾兩銀子,給孩子們零花,還有買上兩件衣裳。
所以,她下一刻便說:“一月二兩銀子的飯錢我們倒是給得起,就只是跟前服侍的人,要不了那麼多,我就只想要兩個人就行,一個服侍蘭兒,一個做粗使丫鬟,幫著提提飯灑掃院子,其它的活兒我也能幹。一鳴也是個半大男兒了,不需要人伺候。”
藺氏聽了,知道是嫂子手上拮据,才不要那麼多人在跟前使喚的,只是她覺得兩個小丫鬟也太少了,再怎麼樣也需要三個人的,這樣一來,萬一有個誰病了,另一個還可以補上。
於是就對安氏悄聲說:“嫂子,我送你一個人使吧,這個人的工錢我來給,三個人才能使得開……”
“這怎麼好,要小姑出錢。”
“好了,別客氣了,先這樣吧,一會兒我就讓跟前的大丫鬟綠葉帶人來。我屋子裡還有事兒,還得去安排一下。對了,一會子綠葉帶了人來會幫著安排她們做什麼的。”
說完,藺氏讓安氏別送了,她先回去了。
藺氏嘴|巴里說的屋子裡有事兒不過是要趕著過去跟公婆打個招呼,免得一會兒他們知道了她接納了安氏母子三人之後,會發脾氣。
於是出了安氏等人住的院子,藺氏直接往公婆所在的松鶴堂去。
她剛進松鶴堂呢,迎頭撞見她婆婆魏老太太跟前使喚的丫鬟蓮葉,蓮葉一見她就向她行了禮,然後說:“太太,老太太正讓奴婢來找您去說話呢。”
藺氏讓她帶路,不用說,她也猜到一定是她婆婆聽說了她接納嫂子和外甥外甥女,並把他們安置到二房這邊住下,所以才叫蓮葉來傳自己過去說話呢。
果然,見到婆婆後,魏老太太十分惱怒地質問她,是誰給她的膽子竟敢接納她亡兄的妻兒住下來,這不吉利不說,而且二房也不寬裕,沒有閒錢幫人。
藺氏便說這二房空著的房子不給人住也是白空下了,而且她嫂子安氏願意出錢租下來住,一年三十兩銀子,說完,就把剛得的那三十兩銀子拿出來遞向魏老太太。
魏老太太接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