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3/4 頁)
和家裡的賞賜加起來也有一千兩銀子,這銀子他在新婚次日就交給自己了。這且拋開不說,就光說她知道的長房交給自己的他名下產業的賬冊,嘉宜能看到,薛雲霖有個將近五百畝地的大莊子,另外還有一個一年出息在五百兩左右的鋪子,這樣的話,他的產業帶給他一年額外一千兩銀子的收入。
也就是說同樣作為庶子的薛雲衡,也該有跟薛雲霖差不多的產業,然後一年有一千兩銀子左右的收入,當然因為管理的不同,同樣的產業會有數百兩銀子的差距。如果薛雲衡手下的人管得不好,他一年可能就只有六七百兩銀子的收入。
但即便是這樣,六七百兩銀子在手,他在國子監裡面讀書,跟那些監生應酬,也足夠花了,何至於要用到公中發給他跟妻子的那十二兩月例銀子呢?
這是嘉宜疑惑的地方。
一說起這個,狄心月的話就更多了。
“弟妹,你還不知道喲,雲衡的姨娘把錢把得緊,一直以來,你三哥名下的莊子和鋪子就是她親自管著,就算成親了,她也沒交出來。她說,雲衡花錢大手大腳,她必須得替他管著,以後我們要生兒育女,用錢的地方多了去了,她不能讓雲衡敗家……”
聽完了狄心月的這個話,嘉宜才明白為何她說錢不夠用,她倒要拿嫁妝出來補貼了。
要是這麼下去,那麼再過一兩年,她手上的那點兒微薄的嫁妝肯定都會給花光了吧?
到時候拿不出錢來了,三哥花順手了會不會跟她吵呢?
“哎……”嘉宜不由得長嘆口氣,“三嫂,依我說,你還是不要再拿銀子出來補貼了,女人家總要留點兒銀子在手的,你就不能好好跟胡姨娘說一說啊?”
胡姨娘是薛雲衡的生母,她只生有薛雲衡一個兒子。
狄心月道:“要是能說倒好了,我也曾經去她跟前說雲衡這樣花錢不行,畢竟成親了,院子裡的丫鬟婆子們還有服侍他的小廝們的工錢雖然是府裡出的,可是年節上的賞賜還有平日要置辦些雜七雜八的東西也得花銀子的。誰想到她竟然說,成親了,她管不著我們院子裡的事情。我就說,要不雲衡花的錢還是從他名下產業的出息裡拿出來花吧。她一聽卻惱了,說她兒子沒有討到好媳婦,竟然不會管家。弟妹,你說這不是胡攪蠻纏是什麼?我要管家,也得讓我有東西管呀,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嘉宜聽她唸叨了那麼大一堆,實在是不好開口再勸她什麼了,這種事情一個不好,傳到胡姨娘的耳朵裡,她還要生自己的氣呢,說自己挑唆她媳婦跟她做對等等。
她暗想,她就不信她的三嫂只是來自己跟前訴苦的,只因為自己跟她一樣同樣是薛家庶子娶的媳婦兒,地位相近,還有就是她跟自己比其她的嫂子關係更近一層,因為她可是她二姐的小姑呀。
嘮叨了半個時辰,狄心月終於說到正點子上了,她說:“弟妹,你能不能借點兒錢給我,我想著不能老這麼坐吃山空,我手上還剩下三百多兩銀子,還想添上幾百兩再買些地,一年多個一百多兩銀子的出息,那這日子也就能過下去了。”
不得不說,狄心月這個想法還是不錯的,她要是手上一年多出來一百多兩銀子,這日子也就能勉強過下去了。總比這樣下去把嫁妝銀子拿出來補貼完了好。
嘉宜猶豫了一下,她沒想到自己才嫁進來第三天,就有人來找自己借銀子了。
這也難怪會被狄心月惦記上,她的嫁妝單子上頭都有些什麼這是明面上寫著的,只要不是傻子看了之後,大概也能猜到她有多少家底了。不說侯府陪嫁給她的田莊和鋪子一年有五百兩銀子的收入,就是那一千兩銀子明晃晃的在上頭寫著估計也讓狄心月惦記。
狄心月懷著身孕來找自己,訴了好一通苦,要是她不答應,面子上還真是抹不下去。
可是她要是答應了,要是這位三嫂借去了以後不還,她又怎麼辦?跟她因為錢鬧翻?還是忍了,眼睜睜讓自己受損失。
嘉宜真想問她,為何自己才嫁進門兒她就來借錢了,她都嫁進薛家快一年了,怎麼沒不找大嫂和二嫂訴訴苦,跟她們借點兒呢?她們可是嫡出的小姐,嫁妝不會比自己少的。就像她那個二姐,嫁去了狄家,嫡母給她陪嫁的東西,光是嫁妝銀子就是五千兩,還別說大田莊和大鋪子了。
見到嘉宜沉吟,狄心月就好像是想到了她所想的那些一樣,說:“弟妹,你放心,我借了你的錢,一準兒還上。你肯定要說,為何我不去找大嫂和二嫂借吧,我悄悄跟你說……大嫂和二嫂可是瞧不起咱們這庶子的媳婦兒,大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