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要的第一種滷湯配料一口氣說出來的時候,羅廚子完全石化了。
如果不是劉老爺一早告訴他是要做吃的,他一定以為沈伯謙說的是什麼稀奇古怪的赤腳醫生的草頭方子。。。。。。
而且,絕對是包治死人的那種。
羅家世代在劉家當廚子,傳到他已經是第四代,從沒見過用這麼多東西做一鍋湯的?
而且,這些所謂的配料怎麼看也不像是做吃的用的呀?
這個想法不僅他有,劉老爺和劉夫人聽完也是面面相覷。
尤其是劉老爺,他原本想最多也就是用一兩樣兒的香料或草藥來提味兒,沒想到。。。。。
而沈伯謙卻完全沒注意他們的異樣,邊寫邊念,一會兒就把第一種滷湯方子列了出來。
蔥油五兩,香油四兩克;
胡蘿蔔、胡芹各三兩,剝好的大蒜二兩,幹辣椒(火紅果兒)二錢,香菜五錢,青辣椒、生薑、大蔥各一兩;
豬筒骨八斤,老母雞二斤半,處理乾淨的火腿、豬皮各八兩;
八角、桂皮各三錢,香葉、花椒、小茴香各二錢,陳皮、草果、良姜、肉豆蔻各四錢,豆蔻、蓽撥各二錢,羅漢果三個,丁香一錢半,□□、砂仁、香茅各一錢;
乾白蘑菇、幹香蕈(即香菇)各三兩、蝦仁或蝦皮四兩;
最後是生抽、細鹽、冰糖、黃酒、醢汁(早期的魚露)各四兩。
寫好方子,沈伯謙將它遞給劉老爺,跟著說道:“這幾個方子我也只是看過,從未做過,穩妥起見,我們不如先做這一種,若的確如書中所述的那般美味,再做另外兩種。”
餘下四人都已被他的方子驚住了,沒任何遲疑的點頭同意。
這樣複雜的方子,肯定是有來歷的,若非親眼見過,以沈伯謙的年紀如何能想到?
這樣一想,劉家幾個人就放心多了。
至於材料,那很簡單——
劉家開的不僅有酒樓、點心鋪子,還有藥鋪、海貨鋪、雜貨鋪子七八家,而且沈伯謙還準備好了不少。
不到半個時辰,除了這個季節沒出產的香菜和胡芹,東西全部湊齊。
東西一齊,無論是劉老爺還是羅廚子都等不下去了。
都想馬上開始做這個滷湯,至於馬大姨夫?等他明天來歷再再做另外兩種嘛!
沈伯謙倒是覺得無所謂,於是幾個人決定——開工。
沈伯謙當然是不用親自動手的,羅廚子知道這個方子若真成了,必定成為劉家的殺手鐧,所以將廚房其他人全部遣走,只留下兩個兒子幫忙,具體操作全由他親自操刀。
他在廚藝一道造詣頗深,一是家傳手藝,二來也是因為他的確醉心此道。
沈伯謙這個滷湯方子對他來說,簡直不亞於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試問他又如何忍的住?
不過,正當他躍躍欲試的時候,沈伯謙卻說還不能開始做滷湯,因為一些配料要先處理一下。
根據他的要求,羅廚子把一定比例的乾白蘑菇、幹香蕈和蝦仁全部小火烤乾磨成細粉,加上一點點細鹽,拌勻在一起。
這樣東西完全做好就用了小半個時辰,據沈伯謙所說,這只是做滷湯的一樣配料。
而這種粉末則被他稱做味粉。
味粉做好,羅廚子一嘗,對沈伯謙的信任瞬間又多了三分。
這三樣東西並不稀奇,他平時也用,萬萬想不到只是這麼簡單處理一下再拌勻,味道竟是如此鮮美。
他立刻在心中斷言,滷湯怎麼樣還不知道,單就是這個味粉都能讓劉家酒樓增光不少。
接下來,他對沈伯謙的要求更是言聽計從,事事親為,就連用細紗布袋子分配料都不假手於人。
胡蘿蔔、大蒜、幹辣椒、青辣椒、生薑、大蔥切好裝成一袋;
八角、桂皮、香葉、花椒、小茴香、陳皮、草果、良姜、肉豆蔻、豆蔻、蓽撥、羅漢果三個,丁香、香茅、□□、砂仁泡水、洗淨後也用紗布袋子裝好;
所有的東西都準備停當後,天已經黑了。
沈伯謙陪著劉老爺在離廚房最近的小廳簡單用了晚餐後宣佈,開始做滷湯。
羅廚子早已等的團團轉了,就等他發話,甚至還已經燒好了一鍋開水。
沈伯謙朝他豎了個大拇指,暗道:果然是行家,一下子就猜到了第一步要做什麼。
羅廚子咧嘴“嘿嘿”一笑,把豬筒骨、老母雞、火腿和豬皮分別放入沸水中大火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