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第3/4 頁)
了什麼好東西,龐氏總是要送上他們一份。
七皇子每回收到來自四嫂的禮物,都要忍不住跟裴清殊感慨一番:娶媳婦真好!
七皇子的虛歲已經有十四,週歲也有十二了,近來想娶媳婦的趨勢越發明顯。之前裴清殊還總覺得自己年紀小,不太掛心男女方面的事情。可是眼看著七皇子也快到了收用宮女的年齡,裴清殊忽然有點擔心……
他……以後該怎麼辦呢?
裴清殊是一開始就沒想過要再找男人怎麼怎麼樣的,不管他以前的心理狀態是什麼,現在的他就是男人,他也已經習慣自己的身體狀態了。
他骨子裡其實還是一個很傳統的人,覺得男人就是應該和女人在一起。當然,這其中也有怕被世人議論的成分在。他覺得若是自己不娶女人的話,就會像二皇子那樣,被淑妃說成是變態。所以他遲早是會有女人的,而且迫於皇家的壓力,恐怕還不止一個。
不知道到時候……他能不能受得住啊。
不過,比起個人的婚姻這種小事,裴清殊更關心的,還是國家大事。
這些年來,匈奴人數次騷擾大齊邊境,幾乎每過兩、三年就會跑來一次,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雖說每一次,匈奴人都會被大齊的將士趕跑,可裴清殊總覺得,匈奴人只是在積攢實力,不斷試探大齊的實力和底線。
可是如今,大齊官場上總體的狀態還是重文輕武,國家並無多少將才可用。
老一輩的大將軍王大將軍,也就是定妃的祖父,如今已經年過七十,難以再戰。他老人家年輕的時候雖然英勇無比,可他的兩個兒子、三個侄兒全都為國捐軀,已是後繼無人。
中年將領也有幾個,可他們大多已經習慣了京城的富貴安逸,向來主和不主戰。
至於青年將領,除了大皇子小露頭角之外,這幾年武科舉上來的武舉人、武狀元都並不是十分突出,加上沒有根基,在軍中難以出頭。
裴清殊越瞭解,越心驚,越覺得這個國家岌岌可危。
宮廷內鬥暗潮洶湧,外無猛將保家衛國,這樣的國家,該怎麼挽救呢?
現在在長華殿裡,裴清殊的成績已經能夠穩定地排進前三名了。所以一有空的時候,他就開始研讀那些自己並不喜歡的兵書,試圖多瞭解一些用兵打仗方面的知識。
可裴清殊還是覺得,自己的能力實在太有限了。
這個時候他就很羨慕大皇子,生來高大強壯不說,還十分擅長騎射。這回匈奴人犯境,大皇子又領了五千人馬,守衛邊境去了。
因為匈奴人只是小規模的擾境,所以皇帝並沒有大張旗鼓地給大皇子踐行,只是臨走時讓兒子們聚在一起吃了頓飯。
酒席之上,二皇子舉著酒杯,把大皇子從頭到腳誇了一遍,兩人兄友弟恭,好不和諧。
三皇子始終沉默地捏著酒杯,一改往日的狂妄自大,一言不發地坐在那裡。裴清殊細心地發現,從頭到尾,三皇子滴酒未沾。
其他的皇子們和平時一樣,除了老十以外,大家幾乎都是悶頭喝酒吃菜,不知道說什麼是好。
要說起來,他們這些兄弟,雖然都是一個爹生的,也都在同一個宮裡住著,可是彼此之間的感情說不上多要好,甚至比跟他們的伴讀都不如。
而且他們這些皇子,都早早地分成了一個一個小團體,只跟自己小團體內的人親近。
每次像這回這樣,硬要把他們湊在一起的時候,氣氛其實都是有一些尷尬的。
好不容易吃完一頓飯,大家其實都沒怎麼吃飽。這個時候,七皇子就會跑去裴清殊那裡求加餐。
裴清殊看著只知道吃吃喝喝的七皇子,有時候還真挺羨慕他沒心沒肺的樣子的。
……
大皇子離開京城後不久,大皇子府報來喜訊,說是大皇子妃誕下一子。
皇帝聽說訊息之後十分高興,賞賜了大皇子府許多東西。
不過剛剛抱了孫子的敬妃,卻顯得不是特別興奮。
因為在幾個月之前,二皇子已經先大皇子一步有了兒子。雖說只是個庶出的,但那個孩子卻是大齊朝的皇長孫,她的孫子卻不是。
只差幾個月,排行和地位便全然不同,敬妃心裡,少不得要意難平。
不過總體來說,敬妃最近的心情還算不錯。
雖說之前皇長孫誕生的時候,皇帝也賞賜了禮物下去,但因為大皇子正在邊關為國奮戰的緣故,現在朝中上下都在猜測,若是大皇子這一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