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第2/4 頁)
正五品通政司參議龐大人的嫡長女。
按照淑妃的觀點來看,四皇子這門親事選的不是特別好。雖說大皇子的岳父品級也不高,但他娶的畢竟是自己的表妹,而且還是恪靖侯府宋家出身的貴族小姐。
龐家則是個在京城沒有什麼根基的家族。家中官位最高的,就是四皇子的這位未來岳父了,也不過正五品而已。
淑妃搖搖頭說:“你四哥各方面條件都不錯,配這麼個平平無奇的姑娘,可惜了。”
裴清殊卻不這麼認為。他覺得龐大人的官職雖然還不高,但在通政司當差,比起一般的文官,還是有一些實權的。
通政司俗稱“銀臺”,掌內外奏章與全國上下臣民秘奏申訴之事。
數十年前,通政司一度成為了擺設。皇帝為了集權,多讓大臣們直接呈上密摺。
不過後來,有兩朝皇帝對通政司進行了改革,使得通政司內大多是皇帝的近臣。這樣一來,既能使密奏制度化,又能保證皇帝對天下事的瞭解。
所以說,現在能夠進入通政司的大臣,大多是皇帝信任之人。
龐大人能夠不靠裙帶關係,只憑自己的實力進入通政司,想來也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
而且聽說龐大人只有一個女兒,對女兒極為疼愛。想來四皇子娶了龐家的小姐之後,對他將來的發展也會有所助益。
從幾位皇兄岳家的選擇上來看,裴清殊覺得大皇子和三皇子選的都是與看似清貴,實則沒有什麼實權的家族聯姻。二皇子和四皇子則是選擇了在別的方面有所欠缺,但是父兄有實職的妻子。
以裴清殊的視角來看,四位皇兄之中,還是數二皇子的婚事選的最好。雖說二皇子妃貌若無鹽,父親年紀又大了,可她的父親蘇宏光蘇大人乃是正三品衛尉寺卿,天子近臣,一直很得皇帝的信任。
就像得寵的妃子能吹枕邊風一樣,得寵的臣子,每日都能見到皇帝,誰知道他會不會潛移默化地影響皇帝的想法呢?
截止到目前為止,裴清殊還是沒能確定亡國之君到底是大皇子還是二皇子。
四皇子的確也有那個可能,但是裴清殊不願意去這麼猜。
至於年紀同樣合適的五皇子……基本上已經完完全全地被裴清殊給忽略了。
他實在是想不出來,到底出現什麼情況,皇帝才會立老實巴交的成妃為繼後,立不聲不響的五皇子做太子。
……
轉過年的春天,四皇子大婚,出宮建府。
為了慶賀四皇子的新婚之喜和喬遷之喜雙喜臨門,裴清殊下了血本,讓人搜尋了兩幅特別值錢的古畫送給四皇子。
禮物送出去的時候,裴清殊看得出來,四皇子很喜歡,直接叫人掛在了書房裡。
裴清殊覺得自己的審美被人肯定了,美滋滋的都忘了心疼錢了。
四皇子成婚之後,自然就不能繼續給裴清殊他們輔導功課了。不過他們兄弟幾個之間的來往還是沒有斷掉。每到休沐日的時候,四皇子都會進宮向榮貴妃請安。
一般來說,皇子們出宮之後,他們原本在慶寧宮的住所仍舊會保留下來。所以每十日,他們兄弟幾個還是可以聚在一起畫畫談天。
四皇子剛成婚那陣子,裴清殊和七皇子時不時地會去寶慈宮湊個熱鬧,主要是為了認識認識他們的那位新嫂嫂。
裴清殊本以為四皇子會找一個和左大姑娘十分相似的姑娘,誰知見到龐氏之後,裴清殊就發現,這位新四嫂看起來和他想象中的樣子完全不同。
左大姑娘端莊秀麗,看似溫婉,眉眼之間卻有一股英氣。可這位四皇子妃,低眉順眼,不聲不響,看起來就是一個典型的小家碧玉。長相雖說不醜,但也不是十分漂亮,只能說是端正。
見了本人之後,裴清殊才明白淑妃為什麼會說龐氏配不上四皇子了。
不過裴清殊覺得,不管過去發生了什麼,現在左姑娘和四皇子都各自婚嫁了,應該把以前的事情統統忘掉,朝前看才是。
對於這位新嫂嫂,裴清殊十分敬重。因為頭一回見面的時候,四皇子妃送了裴清殊和七皇子一人一套芙蓉白玉茶具,回過頭裴清殊便從自己的私庫裡挑出一整套點翠赤金首飾來還禮。凡是見面的時候,裴清殊也必然恭恭敬敬地稱她為四嫂,不因其他因素而輕視龐氏半分。
許是榮貴妃只有四皇子這麼一個兒子,龐氏沒有嫡親小叔子的緣故,見裴清殊他們和四皇子這麼要好,龐氏就把他們倆當成自己的弟弟一樣對待。逢年過節,或是家裡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