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2/4 頁)
個善交際的,往日跑的地方也不少,三兩句就能和人套上近乎,倒和秦陽有些相象。
就這麼著在車上時而說說話,時而一道討論討論文章,再交流一翻考試的心得,路上倒也不覺得難過。
到了池州城的時候,他們比其他的學子要提早不少,有張義謀在那住處倒也好找,只是,許週二人也沒想著光佔人便宜,住宿的費用還是要自己出,最後還是兩人合住了一間,省些費用。
池州城也算是一個大城,最起的時候規模並不算大,後來因出了兩位狀元爺被先帝點為鄉試的考場之一,自此之後,城池繁榮興旺了起來,雖是鄉試,那考場的規模也不算小。
提早到便能更早的瞭解當地情況,和院試那會兒一樣,先要摸清考場的環境,那張義謀身邊還帶著個小廝,名叫清風,那清風和他家主子一樣是個極為機靈的人兒,到達的頭一天就去考場周邊走了一圈,即便如此,周曉晨還是打算親自跑上一回,這點許行倒和她的心思一樣。兩個休息了一晚後,第二天起起早來就住那邊去。
兩人到了地方,這會兒考場的四周已經有士兵把守,又有不少和他們一樣前來探路的學子,除去這些外,還有不少做買賣拉生意的人。
摸清了門路,周曉晨便打算回去,趁這些時間,再多看一遍帶著的書和往日做的筆記也好多一分把握。
許行卻和他不一樣說是想找個茶樓酒肆坐上一會,聽聽各路的訊息。
周曉晨知他用意,卻覺得這會兒大傢伙都應該準備著鄉試,哪有什麼功夫在酒樓裡浪費時間,就算聊天,也必定要等考完放榜才能重複院試後的那一幕又一幕。
於是,兩人暫時分開,一個回去,一個繼續逛。
待周曉晨回到客棧時,正瞧見那清風坐在牆角不起眼的桌旁,同一個陌生男子耳語。
作者有話說:這裡寫的科考是,院試之後是秀才,然後鄉試,縣試,殿試,和明清的差不多,但考慮到小周同學的年紀,要真一點點的考不知道考到幾歲了,所以,架空來寫,直接一路往上考了,所以,不要太考據了,本文架空,不要拿古代來對比,反正是瞎寫的。
“你放心吧,嬸子不會有事的。”周曉晨坐在小灶前,這會兒她正忙著燒火,紀氏的病來得太過突然,又病得蹊蹺。眼下家裡就她這麼一個心理意義上的大人,自然就成了唯一的主心骨。
施詩的情緒已經被很好的安撫,小丫頭已經擦乾淨了眼上了淚,只是小臉還有些發紅。
周曉晨在小灶裡看了看,紀氏是個吃多少做多少的人,情願多做一回飯也不肯做一次吃三頓,這次發病又不到飯點,是以廚房裡沒有什麼預留的飯菜。好在家裡食材總是備著的,她也不多問,直接挽了袖子:“詩詩,你午飯還沒吃了吧。”
施詩搖了搖頭,見他要去下廚的架勢,忙上前阻止道:“月清哥,我不餓的。”偏偏她才說完了這話,肚子就不爭氣地小聲咕了那麼一下。
這一聲兩人都聽得清楚,女孩小臉一下漲紅了起來,周曉晨知她面皮薄只當作沒聽道:“做些粥,一會嬸子要是醒了總還是要吃的,不管餓不餓,你都是要吃一些的,你要餓得沒力氣了,嬸子誰來照顧?”
因他的這一句,施詩沒再強撐:“飯我來做,月清哥你別動。”和這個時代的大多數女子一樣,她認為廚房裡的事不該讓男子來做,月清哥這樣的讀書人是要遠離皰廚的。
周曉晨不以為然:“我來吧,你放心我在家也做過,我會做的。”
“我來。”施詩格外的堅持,偏在這個時候肚子又咕了一聲。
肚子這麼怕必是感覺到餓了,又都處在長身體的年紀,等做好了飯菜再吃也不曉得還要多少,周曉晨猛地想起她包袱裡還有一些乾糧,“詩詩,你等我一下,我一會就來。”說著就要往外走。
少女卻在聽到他說要出去的時候緊張了起來:“月清哥,你上哪兒?”
周曉晨聽出了她的不安忙解釋道:“我的包袱還寄放在邊上那間鋪子裡,我過去拿回來,一會就好,你在這裡等著馬上就回來的。”
施詩這才點了點頭。
周曉晨用最快的速度去把包袱取了回來,進小灶發現施詩不在,順著窗看到她在裡屋,於是,將包裡帶著的乾糧全都取了出來,小鍋裡捂著熱水,她熟門熟路地從廚房邊上的小籃裡出兩個雞蛋,往火灶里加了柴燒火,將把熱水舀了一勺到大鍋,鍋子受熱水很快就開了,加糖放雞蛋,水浦蛋也就是幾分鐘的事。
也正是這個時候,施詩從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