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1/4 頁)
放到後世,就好比一號領導人巡視到你的家鄉,於是你們遲遲不能解決的回遷問題突然解決了,你們個個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子。同時如果你能在街邊看一眼,甚至拍張照,就是能夠跟子孫吹噓一輩子的東西了。當然了,就好比皇帝巡幸,能在街邊迎接的黔首都是篩選過的一樣,後世的你也多半沒法在街邊拍照、最多能在新聞裡見到。
李斯當然很深刻地明白這其中的道理,然而他不能不勸年輕的皇帝。
“今時不同往日。先帝在時,雖有宵小,多不成氣候。如今……”
“如今就成氣候了?”胡亥一哂,道:“真成氣候的你還沒見呢。”
等項羽聚起百萬大軍,諸侯並起,逼近函谷關的時候,才真叫成了氣候呢。
胡亥擺手,道:“朕知道你擔心什麼。無非就是先帝在時,有二十多個兒子。如今朕只有一根獨苗,還把兄弟都給殺了。萬一朕有個閃失,獨苗再夭折了,你就是想輔佐個新主,都不知道該推舉誰合適,是不是?”
李斯雖然已經適應了皇帝大膽的說話方式,聞言卻還是嚇了一跳,顫聲道:“陛下天神庇佑,老臣豈敢作此想?”
“拉倒!”胡亥也知道他不過是在其位、謀其政,因笑道:“出巡是必須要出巡的。這一個個造反的,都是膽子比天大的,如不是親見了朕,怎麼肯誠心歸順?便譬如泗水郡那個劉邦,打著歸順的旗號,做著造反的勾當,打量朕真拿他沒辦法呢。再者,章邯這仗是越打越順了,眼看要打到從前齊國的地界去——齊國是當初六國之中最後一個滅國的,幾乎是束手就擒,當地民力不曾遭受什麼損失,萬一反彈,恐怕比楚地還要難辦。”
李斯垂眸靜聽,知道胡亥只說了一半,另一半,則在章邯、甚至他的長子李由身上。
便譬如當初滅楚之戰,王翦率軍六十萬,先帝會親自督戰。
如今章邯執掌士卒數,甚至超過當日王翦,又叫帝王如何安臥?
話說到這麼明白的地步,李斯便不能再勸了。
李斯道:“還是陛下見得明白。老臣這便著手準備陛下出巡之事。”
“哎,你也不要死腦筋,咱們知道是朕出巡,你準備之時卻不要這麼辦。”
“陛下的意思是?”
“你也知道現在外面想割朕腦袋的人,多如過江之鯽。那幹嘛還吆喝是朕要出巡啊?咱們悄悄的,就打個……唔,李斯與公子代朕出行的旗號。咱們每到一地兒,先體察民情,走訪一下他們那些造反窩點,等到必要之時,再亮身份。”
“陛下您這是要微服私訪?”
“也不算。朕就藉著……”胡亥一愣,兄弟都給他殺光了,想借個皇親國戚的名頭都不好找人,“就藉著子嬰長子的名號,朕與他差不多大。”
微服私訪,有利有弊。
倉促間,李斯也不願再與陛下辯論究竟是利多,還是弊大,應道:“喏。”
回宮路上,李斯忽然想起什麼似的,撫著白鬍須笑道:“倒是忘了恭喜陛下。”
胡亥奇道:“朕有什麼好恭喜的?”
李斯看起來,卻比他更驚訝,白鬍須一抖一抖的,問道:“怎麼,難道右相大人還沒來得及上報給陛下知曉?”
“何事需要上報?”
“那蒙氏子找到了啊。”李斯語氣渾然天成,絲毫沒有賣了同僚馮去疾的負罪感,反倒是笑道:“對不住右相大人了。他必是想著明日給陛下個驚喜,卻叫老臣先道破了。”
胡亥對於他倆之間的暗湧,只想呵呵,當下顧不及計較,喜道:“那蒙氏子果然尋到了?若不是李卿提起,朕都還不知道。”
李斯撫著白鬍須,老神在在道:“據聞右相大人是已經尋到人了。想必不日便會引薦於陛下。”
胡亥先是一喜,繼而一憂,當初跟王離吹牛逼倒是容易——只要人能找到,便能為朕所用。
可是一想起宮中蒙氏未亡人那些含怨帶恨的眼神,胡亥忍不住在料峭冬風裡打了個寒顫。
第64章
如果一個人殺了你全族成年男性; 還是以莫須有的罪名,你會不會想殺了這個人?
胡亥捫心自問。
答案很明顯:想; 太想了!
只要給他機會; 恨不能把殺人兇手大卸八塊啊!
但問題又來了; 現在這個人把你全族女性和幼童都掌控在手中了,你還敢殺嗎?
胡亥想了半天,沒能確定這第二個問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