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狗樣的偶然間被王家族長髮現了這貨居然還是個擁有名士資質的潛力股!!那個時候上陵王氏特別缺能夠引領時代文化主潮流的當地代表,所以王族長一眼就相中了當時都快沒錢吃鹹菜的王淑之的親爹顧昭顧穎之。
然後呢,王族長就特別尋了個機會,偷偷地帶著幾個家族重要核心成員面試了一下顧昭,最後經過鑑定,這小子得到了多位面試官的認可,覺得可以錄用,接下來那就談待遇了啊!!!由於倆者之間就是超級大富豪跟平凡準小乞丐之間的巨大鴻溝般的不平等差距,所以顧昭最後還出賣了自己簽訂了終生製為王氏家族幹活和做文化形象代言人的合同。
當然他也獲得了年輕美貌的王家小姐一枚,另外助學金銀子若干。其實顧昭打從心眼裡就不愛給人家做贅婿,入贅到人家王家,一是未來有了娃得跟人家姓,入人家族譜,這在一個有志氣的熱血男兒心中豈非是天底下最羞煞人的事兒?二是王家人十個中有七八是那種看一眼想踹飛,看倆眼想砍飛那種劣貨,要照當時顧昭的評價:這就是一家除了姓氏值點銀子,有點品牌價值外,木有發展潛力和改造價值的破落豪門。
但是再奄奄一息的駱駝蹄子也比他這遠還不如人家蹄子的小螞蟻強大啊,所以顧昭還是順當地成了親,然後毅然背上自己那份助學金開始了遊學生涯。結果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顧昭離開上陵沒有多久就遇到了發掘他的人生導師,大儒蔡濟平。跟著老蔡,短短四年的時間,顧昭就從一個默默無名的臭小子,學到了一身的學問不說,還成為名動天下名士顧昭。
這下小顧火了,但是催他返家的書信卻跟雪片似的飛來。不管王家一開始的是不是存心不良,小顧畢竟是娶了媳婦的人,所以在隨老師逃避朝廷迫害一路顛沛到師兄那裡後,不願意再寄人籬下的小顧(其實是他師兄忌諱他越來越盛的才名。)就灰溜溜的返回了上陵王家。後來有了王淑之,小顧變成了老顧,這當爹的人就是不一樣了,有了娃的顧昭更加有責任心了,再加上王氏族長拉攏和威脅,顧昭就徹底在王氏安定了下來。
由於顧昭跟王夫人感情一直很好,而且在王夫人生王淑之身體受傷不能再生的時候也沒有說要納妾,所以王夫人一直都很感激自己的夫君,倆人都對唯一的獨女特別的寵愛,當然對王淑之的文采品德要求也極為嚴厲。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當巧珍來報,說她女兒居然開始耍小姐脾氣,並且還頗為任性的無錯就要開除巧珍的時候,王夫人怒了,心說這丫頭自己都教了這些年了,不過是那個小白臉謝炫跟人跑了,她至於這麼耍嘛?都跟她說過多少次了,行為舉止要符合名門淑女,門閥千金的風範!耍小姐脾氣還要開除近身大丫鬟算什麼淑女風範,門閥千金???還要好名聲了不?(其實這是掩耳盜鈴,打從謝炫私奔了開始,她閨女王淑之就成了上陵縣上流社會的笑柄!!~)
與此同時,上陵縣扶搖城的東城門和北城門忽然被人從內裡開啟了,無數舉著火把,凶神惡煞的亂民衝進了扶搖城,很快一場突如其來的燒殺劫掠開始了
第004章 名士之威
話說前文說到這虞州上陵縣扶搖城東城門和北城門被人從內裡開啟,湧入了許多舉著火把,神情猙獰的亂民,剛一入城就沿著城門樓子的街區開始一路燒殺劫掠過去
那麼這群亂民為什麼選擇闖入扶搖城,而是不選擇掃蕩其它的城池呢?這是因為大元國的政治體系是郡縣制,全國一共十三個郡,大郡三州,小郡倆州,郡有郡城,設太守一職;州有州府,設州牧一職;州下設縣,縣有縣令。由於大元境內疆域遼闊,人口在列國之中也佔據中流的排行,所以大元境內的縣除了縣令所在縣城外,另有其它門閥自行盤踞的中小城池。
上陵縣的扶搖城就是這類小城,縣城上陵城不過距離扶搖三十里,扶搖城也同處於上陵邑地區。而且扶搖之所以能夠發展起來,跟上陵王家的老巢就設在這裡有很大的關係,可以這樣說,扶搖大半城都掌握在王氏手中,其餘剩下的那小半城,也都掌握在深受王氏影響的那些組織和勢力手中。吃獨食是要遭天譴的,這個潛規則哪家士族門閥都懂。
扶搖城雖然貼近縣城上陵城,但卻沒有縣府衙駐紮,安保力量都是附近大小士族們推舉而出世的輔助縣令管理鄉內事宜的鄉緝捕管理,這個鄉緝捕就相當於現在的片區公安局長。由於交通不便利,去趟上京一來一回坐牛車還得三個月,跑馬急行那也不是一般人的屁股能夠受得住的,政令上傳下達,都沒有手機電話,網路便利。為了保住統治,元國的歷代先帝都採取了一種地方士族門閥選官和中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